论《九愍》对《九章》、九体的发展
发布时间:2020-12-05 22:38
陆云《九愍》,内容模仿《九章》,兼采《离骚》《渔父》,"祖宗原意"是《九愍》的创作原则,故行文口吻,抒写情感,乃至意象选取,一如屈辞,但一线两点的结构、和而不同的立意、化壮为悲的风格,则又不同于《九章》;体裁源于汉代"九体",兼采《九歌》,故前后立意连贯,成为完整组诗,但叙述统一,取象连贯,立意本乎屈辞,句式近于骚体,则又不同于汉代"九体"。简言之,因袭"九体",却又回归屈辞文本,最大限度地真实呈现屈子的精神境界和文体风格;模拟《九章》,却又综辑屈辞,最大限度地在模拟中表现出自己的创造和风格,从而使《九愍》成为"九体"中最为圆熟的作品。比较《九愍》与《九章》及其与汉代"九体"之异同,可从文本、文体两个方面昭示《九愍》的文学史意义。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113-121+192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一线两点:《九愍》与《九章》结构之异
二、和而不同:《九愍》与《九章》取意之异
三、化壮为悲:《九愍》与《九章》风格之异
四、袭故生新:《九愍》对“九体”之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悖论与消解:论汉晋士族生命意识之转向[J]. 刘运好.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2)
本文编号:2900209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04期 第113-121+192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一线两点:《九愍》与《九章》结构之异
二、和而不同:《九愍》与《九章》取意之异
三、化壮为悲:《九愍》与《九章》风格之异
四、袭故生新:《九愍》对“九体”之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悖论与消解:论汉晋士族生命意识之转向[J]. 刘运好. 浙江社会科学. 2019(02)
本文编号:2900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0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