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清代聂隐娘故事流变及文化意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10:41
聂隐娘是我国唐代以来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女侠形象。本文通过梳理唐至清代各个朝代中有关聂隐娘故事的文献,分析其流传及嬗变,研究其蕴含的文化意蕴,并尝试挖掘其社会功用与时代价值。唐代是聂隐娘故事的起源期。裴铏的《传奇·聂隐娘》是聂隐娘故事的源头。《聂隐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侠义文化方面,与同时代侠义小说相比,聂隐娘身份由刺客向侠客转变;在武功技法描绘方面,同时代侠女小说多为写实,《聂隐娘》偏向写意;在道教文化方面,《聂隐娘》蕴含了道家隐逸思想、道教神仙信仰,及折纸成驴术、隐身变形术和神行术等道教术法。宋元是聂隐娘故事流传的低迷期。聂隐娘故事除完整辑录于《太平广记》,其他均零星见于各类话本小说集、笔记小说集和志怪小说集,呈现出失传、误传或者片段流传的状态。宋代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崇文尚教的社会背景,以及宋元两代市井文学勃兴、民众趋于喜尚源于现实侠客形象的文化生态,直接导致了聂隐娘故事的文化意蕴与时代政策、文化土壤和市民精神桴鼓不应,从而影响其在当时的流传。明清聂隐娘故事兴盛开来。多部文言小说集收录《聂隐娘》,聂隐娘故事在小说、戏曲、诗歌等文体中都有表现。此时聂隐娘故事呈现两种演变形式,一是以...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 聂隐娘故事的发端
第一节 传奇《聂隐娘》故事来源及作者
第二节 侠义并道教共存的文化意蕴
第二章 宋元: 聂隐娘故事的低迷
第一节 宋元时期聂隐娘故事文献
第二节 孤篇独存的流传状况
第三节 与时不合的文化意蕴
第三章 明清: 聂隐娘故事的复兴
第一节 明清时期聂隐娘故事文献
第二节 明清时期聂隐娘故事的新变
第三节 拯善除恶践行道德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聂隐娘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聂隐娘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构思的影响
第二节 聂隐娘故事情节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三节 聂隐娘故事文化意蕴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聂隐娘》婚恋小探[J]. 徐园清. 名作欣赏. 2017(23)
[2]《聂隐娘》中聂隐娘“下嫁”磨镜少年缘由探究[J]. 彭婉.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2)
[3]重新评估《聂隐娘》的思想价值[J]. 周承铭.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4]吕熊及其《女仙外史》新论[J]. 程国赋,杨剑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5]《红线》与《聂隐娘传》比较研究[J]. 王森林. 飞天. 2009(20)
[6]《聂隐娘》的文化意蕴——兼谈聂隐娘形象[J]. 刘娜. 保山师专学报. 2005(03)
[7]唐代刺客文化考[J]. 邵志国. 唐都学刊. 2004(04)
[8]重读剑仙聂隐娘——互文性、道教与通俗小说题材母题[J]. 王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
[9]试谈唐镜与唐代道教[J]. 王燕. 东南文化. 2000(05)
[10]《聂隐娘》出《传奇》辨析[J]. 夏哲尧. 台州师专学报. 2000(02)
博士论文
[1]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D]. 宋巍.陕西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性别视阈下唐传奇中的女侠研究[D]. 高维彬.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聂隐娘研究[D]. 刘佳宁.辽宁大学 2014
[3]唐传奇题材嬗变研究[D]. 祝凤娟.延边大学 2012
[4]唐传奇与道教[D]. 刘俊林.西北师范大学 2010
[5]唐代侠题材文言小说研究[D]. 黄奕.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16284
【文章来源】:扬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唐: 聂隐娘故事的发端
第一节 传奇《聂隐娘》故事来源及作者
第二节 侠义并道教共存的文化意蕴
第二章 宋元: 聂隐娘故事的低迷
第一节 宋元时期聂隐娘故事文献
第二节 孤篇独存的流传状况
第三节 与时不合的文化意蕴
第三章 明清: 聂隐娘故事的复兴
第一节 明清时期聂隐娘故事文献
第二节 明清时期聂隐娘故事的新变
第三节 拯善除恶践行道德的文化意蕴
第四章 聂隐娘故事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聂隐娘故事对后世文学创作构思的影响
第二节 聂隐娘故事情节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第三节 聂隐娘故事文化意蕴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聂隐娘》婚恋小探[J]. 徐园清. 名作欣赏. 2017(23)
[2]《聂隐娘》中聂隐娘“下嫁”磨镜少年缘由探究[J]. 彭婉.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2)
[3]重新评估《聂隐娘》的思想价值[J]. 周承铭.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4]吕熊及其《女仙外史》新论[J]. 程国赋,杨剑兵.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5]《红线》与《聂隐娘传》比较研究[J]. 王森林. 飞天. 2009(20)
[6]《聂隐娘》的文化意蕴——兼谈聂隐娘形象[J]. 刘娜. 保山师专学报. 2005(03)
[7]唐代刺客文化考[J]. 邵志国. 唐都学刊. 2004(04)
[8]重读剑仙聂隐娘——互文性、道教与通俗小说题材母题[J]. 王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1(03)
[9]试谈唐镜与唐代道教[J]. 王燕. 东南文化. 2000(05)
[10]《聂隐娘》出《传奇》辨析[J]. 夏哲尧. 台州师专学报. 2000(02)
博士论文
[1]中国古典武侠小说史论[D]. 宋巍.陕西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性别视阈下唐传奇中的女侠研究[D]. 高维彬.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聂隐娘研究[D]. 刘佳宁.辽宁大学 2014
[3]唐传奇题材嬗变研究[D]. 祝凤娟.延边大学 2012
[4]唐传奇与道教[D]. 刘俊林.西北师范大学 2010
[5]唐代侠题材文言小说研究[D]. 黄奕.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16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1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