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诗词评点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4 11:32
评点是一种中国古代很有特点的文学批评样式。至明代,文学评点风气大盛。明代的小说评点颇受重视,但诗词类评点仍是值得全面挖掘的领域。杨慎作为“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的学者,亦有15种诗词评点本。本论文以杨慎的诗词评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杨慎诗词评点的内容及形式进行论述,通过对比杨慎的评点与杨慎的著述,更全面地理解其诗学思想。本论文分如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杨慎诗词评点本概况”介绍杨慎诗词评点本的存佚情况和版本内容,即如《合评选诗》《李诗选》《杜诗选》《千里面谭》《绝句衍义》及《草堂诗馀》《百绯明珠》,以及张含《张愈光诗文选》、李梦阳《空同诗选》、周复俊《泾林集》、顾应祥《箬溪归田诗选》、陈凤《清华堂稿摘存》、朱曰藩《池上编》、木公《雪山诗选》、严嵩《钤山堂集》。第二章“杨慎诗词评点本的主要内容”主要从诗词风格、诗词体裁、字句注释及用典考据四个方面,对杨慎评点的主要内容进行论述。杨慎在这四类评点中,风格类评点体现出杨慎的诗词偏好,体裁类评点揭示杨慎宗六朝诗学的复古观,字句注释与考据类评点展现杨慎的博采多学。第三章“杨慎诗词评点本的形式特征及与杨慎著述的联系”杨慎的诗词评点的形态多样,...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明末吴兴凌氏朱墨套印版.《合评选诗》附诗人爵里,萧统选,郭正域主评,凌濛初辑
自见之?则已非含之原本矣。盖闵氏以意钞录,取配李诗并行耳。明末刊板错杂,皆此类,不足异也。’这里四库馆臣所举之例只能证明此选被闵氏增后来人的评点,并不能推翻张含的编辑权。①《李诗选》中的 17 条杨慎评语,实则涉及到考据的便有 16 条,评《司马歌》“‘阿亸回’亦曲名,张祐集作‘阿滥堆’。”②,再如评《长干行二首的黄蝶之辨,也同时出现在了《升庵诗话》中③。《扶风豪士歌》评语“流离如韵”④,仅此一条纯粹出于风格评价,其于评语皆有字之出处,典故出处,古乐府之出处,效仿古歌古谚之出处。而杨慎在《杜诗选》中的 44 条评语,到诗歌艺术表现或创作手法的,不下 10 条。若从此等看,杨慎评《李诗选》评《杜诗选》,是无法直接得出其“抑杜扬李”的倾向的,很多学者单纯地慎偏好六朝乐府诗去贴近李白诗,“诗史”一条诗话就否定杜甫诗,从而对出杨慎“抑杜扬李”的观点,有些片面。
未注评选,亦是此编。禺山与慎,总角之交,唱和六十余年,皆慎叙录。今知经慎评选传世者,先后四种:一、《禺山贵精集》;二、《光诗文选》八卷;三、《张禺山戊己吟》;四、《禺山七言律诗》。”其中张愈光诗文选》八卷,“是编存《评点张禺山诗集》六卷,《评点张禺山文集卷,皆题‘保山张含愈光存稿,成都杨慎用修评选。’”①据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惟滇中纸最坚。家君宦滇,得张愈光、修等集,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苍杂,远不如越中。”②《张愈光诗文选典型的滇刻滇印本,刀法古拙,与木氏委托苏州刻工雕版印刷的吴开版家集全然不同。传世至今的作品中,《张愈光诗文选》诗六卷,603 首;《戊己吟卷 272 首,共 875 首;文二卷,39 篇;杨慎为《张愈光诗文选》批 200 余条。当时文坛如李梦阳、李元阳、华云、胡廷禄、崔铣等先后为其撰写序跋,杨慎的序跋多达 13 篇,并盛赞张含:“吾友永昌张子愈光,生有异质,颖秀,未丱而能诗,有惊人句。”③又“吾友月坞先生张愈光自少以诗名振于天京慎为其诗文评语甚多,与张含唱和之作亦有相当数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杨慎文学评点综论[J]. 白建忠. 中华文化论坛. 2018(12)
[2]杨慎《杜诗选》考辨七则[J]. 白建忠. 杜甫研究学刊. 2017(04)
[3]论《升庵诗话》的诗歌评论视角[J]. 杨照. 中华文化论坛. 2017(11)
[4]论杨慎等人对木公诗歌的评点[J]. 白建忠.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6)
[5]汤显祖评点《花间集》辨伪[J]. 叶晔. 文献. 2016(04)
[6]论杨慎的乐府研究[J]. 王立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明代词学评点综论[J]. 朱秋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11)
[8]“从盛唐回到六朝”:杨慎律诗学策略[J]. 蒋旅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9]杨慎六朝诗学观与明中期主流诗学观异同及探因[J]. 秦军委,李文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从《词品》与《升庵诗话》的重出条目看杨慎的词学尊体意识[J]. 巨传友. 名作欣赏. 2011(02)
博士论文
[1]《昭明文选》评点研究[D]. 赵俊玲.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杨慎评点明人诗歌研究[D]. 宋莹莹.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杨慎与明中期复古诗学[D]. 杨芳琦.山东大学 2017
[3]明中后期诗话中的六朝诗歌批评研究[D]. 吴海燕.集美大学 2017
[4]杨慎与六朝初唐诗学观研究[D]. 蒋旅佳.安庆师范学院 2011
[5]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研究[D]. 王燕飞.西北师范大学 2011
[6]杨慎诗学与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D]. 刘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6342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明末吴兴凌氏朱墨套印版.《合评选诗》附诗人爵里,萧统选,郭正域主评,凌濛初辑
自见之?则已非含之原本矣。盖闵氏以意钞录,取配李诗并行耳。明末刊板错杂,皆此类,不足异也。’这里四库馆臣所举之例只能证明此选被闵氏增后来人的评点,并不能推翻张含的编辑权。①《李诗选》中的 17 条杨慎评语,实则涉及到考据的便有 16 条,评《司马歌》“‘阿亸回’亦曲名,张祐集作‘阿滥堆’。”②,再如评《长干行二首的黄蝶之辨,也同时出现在了《升庵诗话》中③。《扶风豪士歌》评语“流离如韵”④,仅此一条纯粹出于风格评价,其于评语皆有字之出处,典故出处,古乐府之出处,效仿古歌古谚之出处。而杨慎在《杜诗选》中的 44 条评语,到诗歌艺术表现或创作手法的,不下 10 条。若从此等看,杨慎评《李诗选》评《杜诗选》,是无法直接得出其“抑杜扬李”的倾向的,很多学者单纯地慎偏好六朝乐府诗去贴近李白诗,“诗史”一条诗话就否定杜甫诗,从而对出杨慎“抑杜扬李”的观点,有些片面。
未注评选,亦是此编。禺山与慎,总角之交,唱和六十余年,皆慎叙录。今知经慎评选传世者,先后四种:一、《禺山贵精集》;二、《光诗文选》八卷;三、《张禺山戊己吟》;四、《禺山七言律诗》。”其中张愈光诗文选》八卷,“是编存《评点张禺山诗集》六卷,《评点张禺山文集卷,皆题‘保山张含愈光存稿,成都杨慎用修评选。’”①据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载:“惟滇中纸最坚。家君宦滇,得张愈光、修等集,其坚乃与绢素敌。而色理疏慢苍杂,远不如越中。”②《张愈光诗文选典型的滇刻滇印本,刀法古拙,与木氏委托苏州刻工雕版印刷的吴开版家集全然不同。传世至今的作品中,《张愈光诗文选》诗六卷,603 首;《戊己吟卷 272 首,共 875 首;文二卷,39 篇;杨慎为《张愈光诗文选》批 200 余条。当时文坛如李梦阳、李元阳、华云、胡廷禄、崔铣等先后为其撰写序跋,杨慎的序跋多达 13 篇,并盛赞张含:“吾友永昌张子愈光,生有异质,颖秀,未丱而能诗,有惊人句。”③又“吾友月坞先生张愈光自少以诗名振于天京慎为其诗文评语甚多,与张含唱和之作亦有相当数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杨慎文学评点综论[J]. 白建忠. 中华文化论坛. 2018(12)
[2]杨慎《杜诗选》考辨七则[J]. 白建忠. 杜甫研究学刊. 2017(04)
[3]论《升庵诗话》的诗歌评论视角[J]. 杨照. 中华文化论坛. 2017(11)
[4]论杨慎等人对木公诗歌的评点[J]. 白建忠. 民族文学研究. 2017(06)
[5]汤显祖评点《花间集》辨伪[J]. 叶晔. 文献. 2016(04)
[6]论杨慎的乐府研究[J]. 王立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7]明代词学评点综论[J]. 朱秋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3(11)
[8]“从盛唐回到六朝”:杨慎律诗学策略[J]. 蒋旅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9]杨慎六朝诗学观与明中期主流诗学观异同及探因[J]. 秦军委,李文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10]从《词品》与《升庵诗话》的重出条目看杨慎的词学尊体意识[J]. 巨传友. 名作欣赏. 2011(02)
博士论文
[1]《昭明文选》评点研究[D]. 赵俊玲.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杨慎评点明人诗歌研究[D]. 宋莹莹.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杨慎与明中期复古诗学[D]. 杨芳琦.山东大学 2017
[3]明中后期诗话中的六朝诗歌批评研究[D]. 吴海燕.集美大学 2017
[4]杨慎与六朝初唐诗学观研究[D]. 蒋旅佳.安庆师范学院 2011
[5]明代杜诗选录和评点研究[D]. 王燕飞.西北师范大学 2011
[6]杨慎诗学与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D]. 刘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63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1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