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的“翻唱”及其文体学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14 23:24
《渔家傲》曲子在宋代被翻唱成为流行歌曲。单片翻唱为双调,歌词即由一段改编为两段;仄声押韵则突破了近体诗叶平声韵的基本规则,创造出律体新样式;同一词调反复咏唱,构成了普通联章体、重句联章体;"音清悲如烟波闲"的歌唱声情,"塑造"了整首歌曲清丽高亢的风格。依文字声律填写多种题材的"翻唱",相当于撰诗合乐的声诗创作,但"依字声行腔"的"曲子"唱法,却动摇了文学史上"诗"的本位地位,使"诗""词"分体意识渐次明晰。《渔家傲》"翻唱""流行"的过程,为"严诗、词之辨"提供了参考,也反映了歌曲翻唱在文体学上的意义。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神仙一曲《渔家傲》
二、“重增一片”为双调
三、叶仄声韵以应“曲”
四、同调反复咏唱成联章组词
五、重句联章又成一体
六、 歌唱声情与文体风格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词调三类:令、破、慢──释“均(韵断)”[J]. 洛地. 文艺研究. 2000(05)
[2]宋词的结构[J]. 顾淡如. 中国音乐. 1982(04)
硕士论文
[1]《渔家傲》词调及其两宋金元时期创作考察[D]. 黄锐.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17198
【文章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神仙一曲《渔家傲》
二、“重增一片”为双调
三、叶仄声韵以应“曲”
四、同调反复咏唱成联章组词
五、重句联章又成一体
六、 歌唱声情与文体风格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词调三类:令、破、慢──释“均(韵断)”[J]. 洛地. 文艺研究. 2000(05)
[2]宋词的结构[J]. 顾淡如. 中国音乐. 1982(04)
硕士论文
[1]《渔家傲》词调及其两宋金元时期创作考察[D]. 黄锐.福建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17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1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