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潮流下的“白鹿精魂”——读陈忠实《白鹿原》
发布时间:2020-12-16 10:28
<正>一、仁义与反叛的交织白嘉轩作为文化精神、正统人格的代表,始终坚守着传统儒家的"仁义"。他修祠堂、兴学堂,传承"仁义白鹿村"的精神。在瘟疫后,白嘉轩为了稳定人心,又通过修族谱、弄仪式等方式再次振兴白鹿村。他作为执掌白鹿村的族长,显示出"中国乡村以儒家理想为
【文章来源】:小说评论.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仁义与反叛的交织
二、理性与智性的先知
三、灵性与开智的象征
四、革命与爱情的精魂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鹿原》评论的自我批判与修正——当代文学的“史诗性”问题的重释[J]. 丁帆. 文艺争鸣. 2018(03)
[2]为鲁迅的话下一注脚——《白鹿原》重读[J]. 郜元宝. 文学评论. 2015(02)
[3]陕西人的地方志和白鹿原——《白鹿原》读记[J]. 程光炜. 文艺研究. 2014(08)
[4]《白鹿原》的礼法与革命[J]. 高波. 北大法律评论. 2013(01)
[5]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连载三)——《白鹿原》写作手记[J]. 陈忠实. 小说评论. 2007(06)
[6]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J]. 李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2920005
【文章来源】:小说评论. 2020年03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仁义与反叛的交织
二、理性与智性的先知
三、灵性与开智的象征
四、革命与爱情的精魂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鹿原》评论的自我批判与修正——当代文学的“史诗性”问题的重释[J]. 丁帆. 文艺争鸣. 2018(03)
[2]为鲁迅的话下一注脚——《白鹿原》重读[J]. 郜元宝. 文学评论. 2015(02)
[3]陕西人的地方志和白鹿原——《白鹿原》读记[J]. 程光炜. 文艺研究. 2014(08)
[4]《白鹿原》的礼法与革命[J]. 高波. 北大法律评论. 2013(01)
[5]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连载三)——《白鹿原》写作手记[J]. 陈忠实. 小说评论. 2007(06)
[6]论20世纪中国乡村小说的基本传统[J]. 李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2920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20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