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

发布时间:2020-12-16 13:42
  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兴起是新世纪文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它对研究女性写作和乡土文学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自鲁迅、萧红等人的乡土叙事开始,疾病医疗书写就与乡村、与性别紧密相连。而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可以看作是对20世纪中国乡土叙事传统的承袭与超越。它同样充满了丰富的疾病医疗书写,或是以疾病医疗书写为主题,或是以疾病医疗书写为重要情节。因此,本文以“疾病医疗书写”为切入点,探讨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在表现乡土主题和表达性别意识方面的特质。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总结和分析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类型及其成因。在归纳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类型的基础上,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疾病叙事传统、新世纪的文化语境和女作家个人的疾病情结三个角度论述疾病医疗书写的成因。第二章则运用医学人类学、医疗史和生态批评等相关知识,分析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对乡土伦理的表达、对乡土历史的重构。不仅如此,本章还讨论疾病医疗书写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第三章运用性别理论和互文性的研究方法,讨论女性作家在新世纪乡土叙事的疾病医疗书写中流露出的性别意识。首...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中的疾病医疗书写类型及其成因
    第一节 疾病医疗书写的类型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文学的疾病叙事传统
    第三节 女作家疾病情结的个体、时代原因
第二章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土”主题
    第一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土伦理表达
    第二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土历史的重构
    第三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民间文化
第三章 疾病医疗书写中的性别意识
    第一节 身体的再现与生命意识
    第二节 疾病医疗书写与乡村“母亲”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男性“去势”的多重文化逻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疗、生育与性别:乡村的历史和叙述——《赤脚医生万泉和》《蛙》的“互文性”研究[J]. 王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05)
[2]如鼠的疯癫:失去的乡村、土地与自我——评范小青《我的名字叫王村》[J]. 陈晓明,梁盼盼.  扬子江评论. 2014(04)
[3]当文学与疾病相遇[J]. 谢有顺.  文艺争鸣. 2013(09)
[4]论迟子建小说的萨满文化因素——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J]. 修磊.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7)
[5]疾病与疗救:鲁迅小说中的矛盾内涵[J]. 程桂婷.  鲁迅研究月刊. 2013(05)
[6]如何写“病”,怎样归“罪”——范小青《赤脚医生万泉和》和莫言《蛙》合论[J]. 沈杏培.  当代作家评论. 2013(02)
[7]新世纪女性乡土叙事潮流的崛起及其意义[J]. 王宇.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8]论鲁敏小说中的疾病书写[J]. 司真真.  小说评论. 2012(06)
[9]中国古代身体观念的文化内涵与现代意义[J]. 许总.  江淮论坛. 2012(03)
[10]伦理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艾滋病叙事[J]. 邓寒梅.  社会科学辑刊. 2012(01)

博士论文
[1]近二十年女作家小说中的“乡土女性”书写[D]. 崔彦玲.南开大学 2013
[2]晚清至五四:文学中的疾病言说[D]. 李音.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现代中国文学疾病叙事研究[D]. 宫爱玲.山东师范大学 2007
[4]症状的症状[D]. 谭光辉.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仪式、鬼神、道德观:巫医话语权力的建构[D]. 刘倩.南京大学 2016
[2]丁玲小说的疾病隐喻[D]. 刘文慧.广西师范学院 2015
[3]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伦理叙事研究[D]. 姜肖.山东大学 2014
[4]论鲁敏小说中的疾病叙事[D]. 朱昱熹.南京大学 2014
[5]论阎连科小说的疾病书写[D]. 高芳芳.河北师范大学 2014
[6]毕淑敏小说中的疾病书写[D]. 于倩.河南大学 2014
[7]论郁达夫小说中疾病意象和颓废风格的关系[D]. 陈思思.浙江大学 2014
[8]近现代中西方文学中男性去势及其文化隐喻[D]. 李书龙.辽宁大学 2014
[9]城乡之间的生命流动[D]. 董静.山东师范大学 2013
[10]先锋小说的疾病书写与疾病隐喻[D]. 彭海涛.西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2920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20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c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