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类型、叙事逻辑与功能在中国近代小说的推演——从《九命奇冤》到《霍桑探案》
发布时间:2020-12-17 10:37
在清末民初的西方小说翻译热潮中,侦探小说的输入对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发展和早期侦探小说的生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以《九命奇冤》与《霍桑探案》为例,考察从中国公案小说过渡到早期侦探小说的过程中人物类型、文本叙事逻辑和功能价值的推进演变。本文认为,从《九命奇冤》到《霍桑探案》,人物类型发生了"清官侠客"到"侦探助手"模式的转变,叙事逻辑则从断案伸冤转变为破案解谜模式、从因果连贯到因果演绎,叙事功能上则逐步从道德主义向科学主义偏移。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侦探小说的界定
三从《九命奇冤》到《霍桑探案》
1. 人物类型:从“清官+侠客”到“侦探+助手”模式
2. 叙事逻辑:从断案伸冤到破案解谜模式,从因果连贯到因果演绎
3. 叙事功能:从道德主义到科学主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范·达因侦探小说二十准则[J]. 青少年文学.推理世界. 2007(01)
[2]福尔摩斯在中国[J]. 李欧梵. 当代作家评论. 2004(02)
[3]私人侦探的概念与历史[J]. 王大伟. 公安大学学报. 2001(06)
本文编号:2921897
【文章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年01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侦探小说的界定
三从《九命奇冤》到《霍桑探案》
1. 人物类型:从“清官+侠客”到“侦探+助手”模式
2. 叙事逻辑:从断案伸冤到破案解谜模式,从因果连贯到因果演绎
3. 叙事功能:从道德主义到科学主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范·达因侦探小说二十准则[J]. 青少年文学.推理世界. 2007(01)
[2]福尔摩斯在中国[J]. 李欧梵. 当代作家评论. 2004(02)
[3]私人侦探的概念与历史[J]. 王大伟. 公安大学学报. 2001(06)
本文编号:29218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21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