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喀什汉语文学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09:32
新时期指的是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文革”后的思想解放和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入现代化深入发展阶段。在思想解放背景之下,我国文学整体发展也慢慢进入多元发展的时期。虽然在整体上我国不同区域间的文学发展存在的差距日益显现,但是,作为祖国西部边陲历史悠久的城市——喀什,在文学创作上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奋起直追,在近四十年的发展中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文学创作,喀什文学存在着多种语言创作的情况,也存在着不同的创作团体,限于现实情况和笔者个人能力,文章主要以新时期以来的喀什汉语文学创作作为研究对象。不是对喀什汉语文学创作的特别强调,也不是对喀什其他文学创作队伍存在的否定。通过对新时期喀什汉语作家的把握,喀什汉语文学创作主体主要以本土作家和羁旅作家为主,作品主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在主题的择取上倾向于对边地生命意识和爱国精神的书写,在美学风格上,凸显边地恶劣环境下对崇高的美学追求。通过对喀什汉语作家的梳理并没有发现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的维吾尔族作家,虽然存在部分翻译过来的维吾尔族文学作品但不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基于此,文章主要采取文本细读、文献资...
【文章来源】:喀什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术语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喀什汉语文学创作队伍
第一节 汉语文学作家构成
一、本土汉语作家——继往开来的主力军
二、羁旅汉语作家——新时期汉语文学助力军
第二节 汉语作家的创作成就
一、本土汉语作家的成就
二、羁旅作家的创作成就
第二章 喀什汉语作家创作主题分析
第一节 生命意识的表现
一、对生命的强烈追求状态
二、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寻
第二节 历史的挖掘与传承
一、历史的深度探求
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深化
第三章 崇高美学风格的构成
第一节 庄严的思想、情感
第二节 崇高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 独特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喀什汉语文学创作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喀什汉语文学创作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喀什汉语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离不开的边地 说不尽的青春——试论王刚小说《喀什噶尔》[J]. 李笑,张全之.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5)
[2]当代文学的新疆体验书写[J]. 汪树东. 长江学术. 2015(02)
[3]当代新疆文学的现状与反思[J]. 王志萍. 新疆社科论坛. 2015(02)
[4]历史沉思、现实观照与生命情怀的诗意表达——论赵力叶尔羌系列诗歌[J]. 徐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15(02)
[5]生命意识与文艺创作[J]. 杨守森. 文史哲. 2014(06)
[6]新疆当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的实证分析[J]. 艾光辉,艾美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浅谈许廷平诗集《跟随石油迁徙》[J]. 徐梅.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8]《鹰面突出的地方》艺术境界的建构[J]. 徐梅.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9]沿着时空进行的价值呈现——从《倾听叶尔羌》透视喀什本土作家散文的价值维度[J]. 徐梅.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10]新疆流寓作家的类型及影响[J]. 杨雁. 南都学坛. 2011(06)
博士论文
[1]新时期以来科尔沁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 李晓梅.吉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葛水平小说中的生命意识[D]. 李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的培养[D]. 王芳.河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7630
【文章来源】:喀什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术语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喀什汉语文学创作队伍
第一节 汉语文学作家构成
一、本土汉语作家——继往开来的主力军
二、羁旅汉语作家——新时期汉语文学助力军
第二节 汉语作家的创作成就
一、本土汉语作家的成就
二、羁旅作家的创作成就
第二章 喀什汉语作家创作主题分析
第一节 生命意识的表现
一、对生命的强烈追求状态
二、对生命价值的终极追寻
第二节 历史的挖掘与传承
一、历史的深度探求
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深化
第三章 崇高美学风格的构成
第一节 庄严的思想、情感
第二节 崇高的艺术形象
第三节 独特的语言风格
第四章 喀什汉语文学创作的未来走向
第一节 喀什汉语文学创作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喀什汉语文学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离不开的边地 说不尽的青春——试论王刚小说《喀什噶尔》[J]. 李笑,张全之. 中华文化论坛. 2017(05)
[2]当代文学的新疆体验书写[J]. 汪树东. 长江学术. 2015(02)
[3]当代新疆文学的现状与反思[J]. 王志萍. 新疆社科论坛. 2015(02)
[4]历史沉思、现实观照与生命情怀的诗意表达——论赵力叶尔羌系列诗歌[J]. 徐梅. 昌吉学院学报. 2015(02)
[5]生命意识与文艺创作[J]. 杨守森. 文史哲. 2014(06)
[6]新疆当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的实证分析[J]. 艾光辉,艾美华.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7]个体生命意义的追寻——浅谈许廷平诗集《跟随石油迁徙》[J]. 徐梅.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8]《鹰面突出的地方》艺术境界的建构[J]. 徐梅.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9]沿着时空进行的价值呈现——从《倾听叶尔羌》透视喀什本土作家散文的价值维度[J]. 徐梅.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10]新疆流寓作家的类型及影响[J]. 杨雁. 南都学坛. 2011(06)
博士论文
[1]新时期以来科尔沁汉语小说创作研究[D]. 李晓梅.吉林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葛水平小说中的生命意识[D]. 李丽.山东师范大学 2016
[2]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的培养[D]. 王芳.河北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7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2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