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域下的葛亮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0 09:27
葛亮的小说自出版以来就一直受到学界的重视,对于葛亮的创作的研究正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他的作品以其丰富深沉的内涵和鲜明的艺术风格而受到海内外众多读者的青睐。葛亮的小说以客观细腻的手法呈现出了城市中人与人的交往、血脉的传承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冲击下的人性和人生,再加上他敏锐的观察力和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人生体验,用驾轻就熟的笔法,创作出了新旧交织,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现阶段对于葛亮小说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内容层面,如城市叙事、小人物书写、古韵书写等等。但是目前学界对葛亮小说在叙事学视域下的观照的相关论文还没有出现,所以本论文着重关注葛亮小说的叙事策略层面,采用叙事学相关理论加之文本细读的方法,在叙事学视域下对葛亮的小说作品进行细致的研读与分析。本文通过对葛亮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叙事结构等叙事学理论进行分析,全面审视和梳理葛亮小说中有关叙事学方面的脉络和意义,深入系统地阐释葛亮小说的价值。对葛亮的叙事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挖掘出葛亮小说中更深层次的艺术世界和艺术价值。本篇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围绕叙事学视域下的葛亮小说研究探讨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范围与方法...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葛亮小说的叙事视角
2.1. 零度焦点叙事
2.1.1 变换聚焦对象
2.1.2 采用隐秘评论
2.2. 内焦点叙事
2.2.1 人物信息留白
2.2.2 隐瞒故事情节
第三章 葛亮小说的叙事时空
3.1 叙事时间
3.1.1 时间的圆形流转
3.1.2 时间的线性流淌
3.2 叙事空间
3.2.1 “家城”叙事——抽象空间的表达
3.2.2 “我城”叙事——知觉空间的表达
3.2.3 “幻城”叙事——虚幻空间的表达
第四章 葛亮小说的叙事结构
4.1 双线并置的叙事结构
4.2 贯穿文本的隐喻结构
4.2.1 风筝隐喻
4.2.2 朱雀隐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葛亮《北鸢》的叙事策略微探[J]. 王锐. 名作欣赏. 2018(12)
[2]《北鸢》:风筝、命运与隐喻[J]. 金鑫. 小说评论. 2018(01)
[3]论葛亮的“南京”书写[J]. 朴婕. 小说评论. 2018(01)
[4]最是人间烟火——评葛亮《戏年》[J]. 陈曦. 中国图书评论. 2017(12)
[5]历史、命运与文化日常——葛亮《朱雀》及《北鸢》中的城市想象[J]. 康春华.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6)
[6]葛亮:在“三城”与“双统”之间[J]. 陈庆妃.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6)
[7]用中提琴的音色叙事——评葛亮长篇小说[J]. 周珉佳.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6)
[8]论葛亮《北鸢》的民国想象与古典书写[J]. 曾祥金. 百家评论. 2017(05)
[9]家族传承、江南文脉与民国情怀:葛亮文学世界的文化基因[J]. 高山,施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虚浮的民国 葛亮《北鸢》[J]. 岳雯. 上海文化. 2017(05)
博士论文
[1]空间叙事学[D]. 龙迪勇.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苏珊·朗格虚幻空间理论研究[D]. 曹艳英.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古典传统在城市想象中的延续与重构[D]. 宋雨蔚.武汉大学 2017
[3]如鱼饮水冷暖自知[D]. 王展.南昌大学 2017
[4]论葛亮小说的悲剧意识[D]. 申慧芳.安徽大学 2017
[5]葛亮小说的底层书写[D]. 刘岩.广西师范学院 2015
[6]葛亮文学中的城市叙事探究[D]. 于瑨.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三言”叙事艺术研究[D]. 刘瑞丽.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7624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4 主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葛亮小说的叙事视角
2.1. 零度焦点叙事
2.1.1 变换聚焦对象
2.1.2 采用隐秘评论
2.2. 内焦点叙事
2.2.1 人物信息留白
2.2.2 隐瞒故事情节
第三章 葛亮小说的叙事时空
3.1 叙事时间
3.1.1 时间的圆形流转
3.1.2 时间的线性流淌
3.2 叙事空间
3.2.1 “家城”叙事——抽象空间的表达
3.2.2 “我城”叙事——知觉空间的表达
3.2.3 “幻城”叙事——虚幻空间的表达
第四章 葛亮小说的叙事结构
4.1 双线并置的叙事结构
4.2 贯穿文本的隐喻结构
4.2.1 风筝隐喻
4.2.2 朱雀隐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葛亮《北鸢》的叙事策略微探[J]. 王锐. 名作欣赏. 2018(12)
[2]《北鸢》:风筝、命运与隐喻[J]. 金鑫. 小说评论. 2018(01)
[3]论葛亮的“南京”书写[J]. 朴婕. 小说评论. 2018(01)
[4]最是人间烟火——评葛亮《戏年》[J]. 陈曦. 中国图书评论. 2017(12)
[5]历史、命运与文化日常——葛亮《朱雀》及《北鸢》中的城市想象[J]. 康春华.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6)
[6]葛亮:在“三城”与“双统”之间[J]. 陈庆妃.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6)
[7]用中提琴的音色叙事——评葛亮长篇小说[J]. 周珉佳.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6)
[8]论葛亮《北鸢》的民国想象与古典书写[J]. 曾祥金. 百家评论. 2017(05)
[9]家族传承、江南文脉与民国情怀:葛亮文学世界的文化基因[J]. 高山,施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10]虚浮的民国 葛亮《北鸢》[J]. 岳雯. 上海文化. 2017(05)
博士论文
[1]空间叙事学[D]. 龙迪勇.上海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苏珊·朗格虚幻空间理论研究[D]. 曹艳英.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古典传统在城市想象中的延续与重构[D]. 宋雨蔚.武汉大学 2017
[3]如鱼饮水冷暖自知[D]. 王展.南昌大学 2017
[4]论葛亮小说的悲剧意识[D]. 申慧芳.安徽大学 2017
[5]葛亮小说的底层书写[D]. 刘岩.广西师范学院 2015
[6]葛亮文学中的城市叙事探究[D]. 于瑨.东北师范大学 2014
[7]“三言”叙事艺术研究[D]. 刘瑞丽.湖南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27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2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