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女性赋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女性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女性赋的出现不仅打破男性在赋体文坛的独霸地位,女性赋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生命体验展示出与男性赋的差异,是古代赋史乃至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笔者以女性赋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历代赋集、古代女性作家集、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等文献的梳理,辑录出女性赋117篇,女性赋家83人,并探究女性赋存世较少的原因。其次,通过对女性赋家及赋作的分析,梳理了女性赋家的发展脉络,以及女性赋的主要创作动机。再次,以女性赋文本为依据,对女性赋的题材进行分类,并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想内涵;展现女性赋家在题材选取上的倾向及原因。最后,深入分析文本,通过对女性赋中思想的深化、题材的开拓和侧重时间维度铺叙的艺术手法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展示女性赋以“家”为表征的独特价值与成就。
【关键词】:女性赋 创作动机 题材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第一章 女性赋文献概述13-27
- 1.1 女性赋文献来源13-15
- 1.2 女性赋篇目概况15-23
- 1.3 女性赋较少的原因23-27
- 1.3.1 对女性文学的轻视及对女性赋的忽视23-24
- 1.3.2 赋体的衰落及新兴文体的冲击24-25
- 1.3.3 文本传播的困境25-27
- 第二章 女性赋作家研究27-45
- 2.1 女性赋家的成员组成27-35
- 2.1.1 后宫女子27-29
- 2.1.2 世家闺媛29-33
- 2.1.3 下层女子33-35
- 2.2 女性赋家的创作动机35-45
- 2.2.1 应制与酬唱36-38
- 2.2.2 抒臆与适情38-45
- 第三章 女性赋题材研究45-67
- 3.1 女性赋题材分类45-65
- 3.1.1 哀伤赋46-51
- 3.1.2 植物赋51-53
- 3.1.3 动物赋53-56
- 3.1.4 物色赋56-58
- 3.1.5 音乐赋58-59
- 3.1.6 言志赋59-60
- 3.1.7 器用赋60-61
- 3.1.8 地理赋61-62
- 3.1.9 游览赋62-63
- 3.1.10 巧艺赋63-64
- 3.1.11 杂赋64-65
- 3.2 女性赋选材侧重65-67
- 3.2.1 情感的侧重65-66
- 3.2.2 题材的侧重66-67
- 第四章 女性赋成就探析67-79
- 4.1 思想的深化68-71
- 4.1.1 对纪行赋思想的延伸68-69
- 4.1.2 对宫怨赋情思的突变69-71
- 4.2 题材的突破71-76
- 4.2.1 女性生活题材的开拓71-74
- 4.2.2 女性大赋题材的突围74-76
- 4.3 艺术手法的倾向76-79
- 结语79-81
- 参考文献81-84
- 致谢84-8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85-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玉娥;;《历代妇女著作考》所载妇女著者人名探析[J];殷都学刊;2007年04期
2 李豫;;《历代妇女著作考》订补十二则[J];文献;1992年03期
3 谢玉娥;;妇女/性别研究的珍贵文献——谈《历代妇女著作考》[J];文史知识;2008年08期
4 许红霞;;《历代妇女著作考》清人著述拾补[J];文教资料;2010年18期
5 张清华;;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明代妇女著作补遗[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高春花;;清代山东地区女诗人著作知见录——《历代妇女著作考》订补[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7 石吉梅;张小平;黎德亮;;清朝江西妇女著作补考——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拾遗[J];现代语文;2006年10期
8 史梅;;江苏方志著录之清代妇女著作考[J];古典文学知识;1994年01期
9 唐群;清代闺秀诗歌的繁荣及其原因[J];华夏文化;2002年04期
10 蒋丽;;清代才女早卒现象考论[J];文学教育(中);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婷;中国古代女性赋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许红霞;《历代妇女著作考》清人著述拾补—江浙部分[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石吉梅;清朝江西女性作家作品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艳红;明代女性作品总集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女性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5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