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周人礼仪文化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5:06
本文关键词:《诗经》中的周人礼仪文化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诗经》是一部记载周代人生活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历代对其颇有研究,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文献材料。《诗经》研究发展到今天,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角度都已经多样化。本文从研究藉田礼、蚕祀礼、祭祖礼入手,进而探究周人文化精神的建构及影响。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诗经》中的藉田礼进行研究。藉田礼是我国古代十分重要的一个礼仪,《诗经》中留下了大量的记载,梳理《诗经》中的藉田诗,了解藉田礼的社会功能,可以发掘《诗经》深层的文化意义。第二部分,以《诗经》中的蚕祀礼为研究对象。《诗经》中蚕桑诗篇所载,不仅是我们了解周人蚕桑生活的一个侧面,更是我们探究女性在祭祀中重要作用的宝贵资料。解读《诗经》中蚕桑诗篇,有助于我们了解周代的蚕桑之礼、蚕桑源流、蚕事神话、女性参祭等生活内容及宗教信仰。第三部分,探究《诗经》中的祭祖礼。《诗经》中包含了大量祭祖的诗篇,梳理、解读有关祭祖的诗篇,深入了解源远流长的祭祖礼,在了解中发掘祭祖的深刻意义。祭祖不仅是一种先民极其重视的祭祀仪式,其中包含着复杂的祭祀程序,还包含了地天通的巫术遗存,体现了神人同构的社会模式以及侑祭的结构模式,凸显了慎终追远的宗族意识,进而影响着民族认同的构建。第四部分,《诗经》中所记载的礼仪,具有着过渡和聚合的性质,实现了巫术仪式到祭祀仪式的转化。主要以藉田礼、蚕祀礼、祭祖礼为主来探讨周人对自我精神的建构,在建构中又体现出了家庭、宗族、国家的层次性。而后,周代形成的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孝道的观念以及严格的等级制度又深深的影响周代以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关键词】:《诗经》 藉田礼 蚕祀礼 祭祖礼 文化精神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绪论10-17
- (一)《诗经》中的周人礼仪文化精神相关研究10-13
- (二)藉田礼、蚕祀礼、祭祖礼相关研究13-16
- 1.《诗经》中的藉田礼相关研究13-14
- 2.《诗经》中的蚕祀礼相关研究14
- 3.《诗经》中的祭祖礼相关研究14-16
- (三)《诗经》中的周人礼仪文化精神研究意义16-17
- 一《诗经》中的藉田礼17-26
- (一)“以洽百礼,降福孔皆”的藉田诗17-20
- (二)“振古如兹”的藉田礼20-22
- 1.“王耕一Wz”的藉田过程20-21
- 2.藉田礼的社会功能21-22
- (三)藉田礼的文化内涵22-26
- 二《诗经》中的蚕祀礼26-34
- (一)“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蚕祀诗26-28
- (二)“君妇莫莫,为豆孔庶”的蚕祀礼28-30
- (三)追源蚕事——探女性在祭祀中之重要性30-34
- 1.蚕桑之源30-31
- 2.蚕神之祭31
- 3.女性在祭祀中的作用31-34
- 三《诗经》中的祭祖礼34-51
- (一)“祭以清酒,从以殟牡,享于祖考”的祭祖诗34-37
- (二)“载燔载烈,以兴嗣岁”的祭祖礼37-44
- 1.祭祀前的准备37-39
- 2.正祭之礼39-42
- 3.绎祭宾尸42-44
- (三)祭祖的意义44-51
- 1.地天通的巫术遗存——生命的独特存在44-45
- 2.神人同构的社会模式45-46
- 3.上帝、祖宗、君臣——侑祭的结构模式46-48
- 4.慎终追远的宗族意识48-49
- 5.民族认同的构建49-51
- 四《诗经》礼仪与周人文化精神的建构51-62
- (一)《诗经》中礼仪仪式的性质51-55
- 1.《诗经》礼仪仪式的性质51-54
- 2.从巫术仪式到祭祀仪式的转化——礼仪的形成54-55
- (二)周人文化精神的建构55-62
- 1.藉田礼、蚕祀礼、祭祖礼的功用55-57
- 2.礼仪促使周人的自我建构57
- 3.周人文化精神建构的层次及影响57-62
- 五结语62-63
- 参考文献63-68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柳菁;释“女转弃予”的“转”[J];古汉语研究;2002年04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英英;《诗经》中的周人礼仪文化精神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诗经》中的周人礼仪文化精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