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穷”到“留穷”——论韩愈《送穷文》与送穷类杂文拟作的流变
发布时间:2021-01-17 13:02
韩愈《送穷文》是比较独特的"杂文"体,其主题与行文体式有密切关系。虽然文本卒章显出"固穷"之意,但行文过程中所表达的摆脱穷困的愿望和送穷不得的嗟怨,也是其内在义旨。韩愈《送穷文》出于扬雄《逐贫赋》,行文亦庄亦谐,在"送穷"与"留穷"之间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张力。后世此类题材拟作题旨流变,宋人拟作转以"留穷"为题,表达安贫乐道的思想,但文学意蕴相对不足。从思想史来看,宋代此类题材的文章书写,由俳谐杂文的世俗嗟怨回归"君子固穷"的雅正主题,反映了书写主体在身份处境及时代思想等方面的变化。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杂文”的《送穷文》及其题旨
二、韩愈涉穷文章及其对贫穷的态度
三、送穷类杂文拟作的流变
四、书写主体身份处境及时代思想的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杂的“杂文”[J]. 吴承学,刘湘兰. 古典文学知识. 2018(05)
[2]两宋理学“孔颜乐处”话语之诗学价值[J]. 王培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3]论中国古代“杂文”的文体特征[J]. 党圣元,任竞泽. 江海学刊. 2010(06)
[4]韩愈《送穷文》与驱傩、祀灶风俗[J]. 康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3)
本文编号:2982936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作为“杂文”的《送穷文》及其题旨
二、韩愈涉穷文章及其对贫穷的态度
三、送穷类杂文拟作的流变
四、书写主体身份处境及时代思想的转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复杂的“杂文”[J]. 吴承学,刘湘兰. 古典文学知识. 2018(05)
[2]两宋理学“孔颜乐处”话语之诗学价值[J]. 王培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3]论中国古代“杂文”的文体特征[J]. 党圣元,任竞泽. 江海学刊. 2010(06)
[4]韩愈《送穷文》与驱傩、祀灶风俗[J]. 康保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3)
本文编号:2982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982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