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山坡长篇小说的解构意味
发布时间:2021-03-02 18:56
朱山坡的长篇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情感基调甚至叙事视角和词句择取上,均蕴含着解构趣味。纵观朱山坡长篇小说的创作历程,对既定传统的反叛与对既有现实的消解一直是其作品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又被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着重加强了。本文旨在以解构为切入口,爬梳朱山坡现已公开发表的三部长篇小说,为《马强壮精神自传》、《懦夫传——撑死胆大的与饿死胆小的》、《风暴预警期》作系列解读。朱山坡三部长篇小说有其内在的逻辑关联,标志着作家创作的三个里程碑,而带有解构意味的写作方式和创作逻辑也被隐含在三部小说里。本文将试着对三部长篇作品中的解构意味进行分析,通过归类、对比、反问等方式探讨朱山坡长篇创作的一些尚未被研究者留意的特质。文章认为:朱山坡长篇小说中的解构意味主要通过作品主人公的理想和抉择、作品语言的解构和叙事结构来表现。作品语言和逻辑的处理上稍有瑕疵,但对女性角色塑造的突破是作家创作历程中深刻思考和进步的结果。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朱山坡小说作品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朱山坡长篇小说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章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平民理想与反讽意味
第一节 理想与抉择反差
一、失去进步的平民理想
二、面临抉择的反常举措
第二节 苦闷的情感基调
一、温暖与伤痛的互相作用
二、奇妙的转折和反讽
三、受挫后的精神放逐
第二章 语言的解构与叙事的建构
第一节 失重的语言
一、反正统用词
二、反精英话语
第二节 慕小的叙事
一、反宏大叙事
二、小人物传记
第三章 解构、成长与突破
第一节 语言的过度狂欢
第二节 或难自洽的逻辑
第三节 女性角色的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东西小说中的“野生词语”——以《篡改的命》为例[J]. 陈覃雨儿.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7(06)
[2]南方幻影与鬼魅叙事——评朱山坡的《牛骨汤》[J]. 曹霞. 文学教育(上). 2017(08)
[3]浅析朱山坡小说的荒诞特性[J]. 陈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4]为底层“灵魂”赋形——论朱山坡的短篇小说创作[J]. 张厚刚.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4)
[5]从粤桂边城出发的小说叙事——朱山坡小说艺术新论[J]. 梁冬华. 新文学评论. 2016(02)
[6]边缘·绝望·奇崛:朱山坡小说美学论[J]. 梁冬华. 贺州学院学报. 2016(02)
[7]肉身、灵魂、宿命——朱山坡小说的文化关怀[J]. 彭翠.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8]为民间野生人物立传的叙事探索——朱山坡小说创作论[J]. 李遇春. 南方文坛. 2015(02)
[9]历史视域中的底层命运——读朱山坡短篇小说集《灵魂课》[J]. 郑润良. 出版广角. 2015(02)
[10]“长篇崇拜”与文体关系[J]. 黄发有. 文艺研究. 2014(10)
硕士论文
[1]朱山坡小说的叙事艺术[D]. 史鑫.广西师范学院 2016
[2]朱山坡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反思[D]. 丁超.广西大学 2015
[3]中国解构思潮及其文学表达[D]. 赵闻笛.中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59770
【文章来源】: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朱山坡小说作品研究概况
第二节 朱山坡长篇小说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章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平民理想与反讽意味
第一节 理想与抉择反差
一、失去进步的平民理想
二、面临抉择的反常举措
第二节 苦闷的情感基调
一、温暖与伤痛的互相作用
二、奇妙的转折和反讽
三、受挫后的精神放逐
第二章 语言的解构与叙事的建构
第一节 失重的语言
一、反正统用词
二、反精英话语
第二节 慕小的叙事
一、反宏大叙事
二、小人物传记
第三章 解构、成长与突破
第一节 语言的过度狂欢
第二节 或难自洽的逻辑
第三节 女性角色的突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东西小说中的“野生词语”——以《篡改的命》为例[J]. 陈覃雨儿.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7(06)
[2]南方幻影与鬼魅叙事——评朱山坡的《牛骨汤》[J]. 曹霞. 文学教育(上). 2017(08)
[3]浅析朱山坡小说的荒诞特性[J]. 陈莉.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4]为底层“灵魂”赋形——论朱山坡的短篇小说创作[J]. 张厚刚.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4)
[5]从粤桂边城出发的小说叙事——朱山坡小说艺术新论[J]. 梁冬华. 新文学评论. 2016(02)
[6]边缘·绝望·奇崛:朱山坡小说美学论[J]. 梁冬华. 贺州学院学报. 2016(02)
[7]肉身、灵魂、宿命——朱山坡小说的文化关怀[J]. 彭翠.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8]为民间野生人物立传的叙事探索——朱山坡小说创作论[J]. 李遇春. 南方文坛. 2015(02)
[9]历史视域中的底层命运——读朱山坡短篇小说集《灵魂课》[J]. 郑润良. 出版广角. 2015(02)
[10]“长篇崇拜”与文体关系[J]. 黄发有. 文艺研究. 2014(10)
硕士论文
[1]朱山坡小说的叙事艺术[D]. 史鑫.广西师范学院 2016
[2]朱山坡小说创作的现代性反思[D]. 丁超.广西大学 2015
[3]中国解构思潮及其文学表达[D]. 赵闻笛.中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59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5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