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记言”在《左传》叙事中的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2:12

  本文关键词:“记言”在《左传》叙事中的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左传》是中国叙事文学的起点,在它的身上有着诸多的中国叙事传统的特征。而“记言”这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在《左传》中的作用与价值,学术界对它的关注还不是很够,本文希望通过“记言”在《左传》叙事中变化来看它的叙事特色以及其背后隐含的中国叙事传统的特色。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回顾了《左传》叙事的研究现状,发现以中国叙事传统为目的来研究《左传》叙事是当前《左传》叙事研究的热点,并指出了“记言”与《左传》叙事研究的可能与意义。第一章从“记言”在甲骨卜辞、铭文和今文《尚书》的叙事中来看“记言”与叙事的关系,发现“记言”在殷商甲骨卜辞开始就已经开始承担叙事,西周铭文则让“记言”进一步在叙事中发挥作用,今文《尚书》打通了“记言”融入叙事的关键环节,为“记言”在《左传》叙事中尽情发挥作用打下基础。第二章主要从“记言”在《左传》文学叙事中起到的新作用来看“记言”在叙事中的变化,指出“记言”不仅能够利用人物意图来推动《左传》情节发展,而且还能“编造”具有文学意味的情节;同时《左传》依靠着人物对话实现了“口中叙”,在人物语言的帮助下《左传》可以隐藏人物行动使叙事变得简洁紧凑;此外,《左传》凭借着文本中的“君子曰”让叙事主体可以自由的迸发情感,而虚构的人物语言又满足了《左传》叙事的需要,“记言”已经成为了《左传》文学叙事的一种手法了。第三章着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记言”在《左传》叙事中的转变,认为春秋时期“人”的觉醒、“立言不朽”的价值取向以及史官的劝惩精神与礼崩乐坏的激烈碰撞共同推动并完成了“记言”在《左传》叙事中的转变。结语部分是对论文的核心概括,由于人物语言还不能像后世小说那样完全虚构,所以本文认为“记言”还只是《左传》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学叙事手法。同时由于《左传》受到卜辞、铭文和《尚书》的影响以及时代的“逼迫”,使得“记言”成为《左传》叙事的一种必然选择。
【关键词】:“记言” 《左传》 叙事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6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7
  • 一、选题背景9-10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研究目的10
  • 2、研究意义10-11
  • 三、研究现状11-14
  • 1、国外研究现状11
  • 2、国内研究现状11-14
  • 四、本文所涉及的“记言”与叙事14-17
  • 1、以叙事为中心来考察“记言”14-16
  • 2、以《左传》叙事研究为目的来运用叙事的概念16-17
  • 第一章“记言”在《左传》之前的叙事发展脉络17-27
  • 1.1 殷商甲骨卜辞:“记言”承担叙事的开始17-19
  • 1.1.1 甲骨卜辞在形式上“捆绑”住了“记言”与叙事17-18
  • 1.1.2 卜辞中的人物语言能够提供事件信息18-19
  • 1.2 西周铭文:“记言”在叙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19-22
  • 1.2.1 人物语言在文本中的活跃增强了铭文的叙事性20-21
  • 1.2.2 人物对话的增多以及其对事件的推动21-22
  • 1.3 今文《尚书》:“记言”能够融入叙事的关键时期22-27
  • 1.3.1 《尚书》有意识的重塑人物语言是“记言”能够融入叙事的前提23-24
  • 1.3.2 《金滕》对“记言”融入叙事的最恰当表现形式的摸索24-27
  • 第二章 “记言”在《左传》叙事中的变化研究27-41
  • 2.1 利用人物语言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7-30
  • 2.1.1 人物语言能有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7-28
  • 2.1.2《左传》对人物语言的利用28-30
  • 2.2 通过预测性言论来“编造”文学情节30-33
  • 2.2.1“编造”神秘性和趣味性情节30-33
  • 2.2.2“编造”具有悬念的情节33
  • 2.3 通过人物对话实现“口中叙”33-35
  • 2.4 人物行动隐含在人物语言中使叙事变得简洁紧凑35-36
  • 2.5 “君子曰”让叙事主体在文中迸发情感36-38
  • 2.6 虚构人物语言以满足叙事需要38-41
  • 第三章 “记言”能在《左传》叙事中变化的文化成因41-45
  • 3.1 春秋时期“人”的觉醒41-42
  • 3.2 立言不朽42
  • 3.3 史官的劝惩与礼崩乐坏42-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乐江;读箴记言[J];民主与科学;1999年06期

2 上官冬;;叙事记言两相宜——读《邵公谏厉王弭谤》[J];新闻界;1990年06期

3 佟伟东;浅谈方志人物传的记言[J];黑龙江史志;1995年05期

4 刘斌;;“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新考[J];民俗研究;2013年02期

5 姜桂芳;以数记言——中国古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J];文史杂志;1995年05期

6 罗家湘;;论教诫言语的形式问题——《逸周书》记言类文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汪耀明;;《国语》记言写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何涛;;从《史记》、《汉书》看史书的“记言”功能[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3期

9 宁登国;;春秋史官记言功能的多维透视[J];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04期

10 许乐江;;读箴记言[J];散文;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媛;《今文尚书》文本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牧;“记言”在《左传》叙事中的变化研究[D];西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记言”在《左传》叙事中的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9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