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废名创作的现代性

发布时间:2017-04-16 03:21

  本文关键词:论废名创作的现代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废名开创了乡土文学新的写作范式与独特的“顾影自怜”的“审美现代性”抒情方式,在文体风格上实现了从平淡朴讷到奇辟生辣的先锋性实践,同时,他以极富个人洞见的“六朝-晚唐-新文学”谱系观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传承与新变问题做出了解释。可以说,废名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都具有复杂的现代性,本文结合新世纪以来废名研究现状,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废名创作的现代性:第一章论述废名的创作接受的影响。废名的创作主要受到新文学、外国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就新文学而言,废名主要受胡适、鲁迅、周作人等的影响。就外国文学而言,波德莱尔和莎士比亚分别启发了废名“梦”和“窗”的文学观,也影响了废名个性化的“隔”的艺术追求。而中国古典诗歌、六朝文章等也是废名文学书写的重要资源,比如庾信的“乱写”文章与对繁复典故的运用,深深影响了废名。第二章论述废名创作的现代性内涵。“田园牧歌气味”与“隐逸气”,作品的“不透明”、文字层面的“晦涩”、意境的朦胧与梦幻、对现实世界模糊表现,作品中静穆和平的人物,较少冲突的情节,文体上“平淡朴讷”向“奇辟生辣”的变化,这些都是废名文学创作的先锋性与现代性的表征。第三章论述废名创作的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价值意义。1949年前,废名的《桥》与《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未完成的作品暗示着废名现代性书写自身的某种困境。建国后,废名转向文学研究,则意味着废名的现代性创作实践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下遭遇挫折,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制约。研究废名创作的现代性的“中断”将给予我们在研究废名一类的作家中提供一些思考角度与参考。
【关键词】:现代文学 废名 创作 现代性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内容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18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9-12
  • 第二节 废名研究综述12-18
  • 第一章 废名创作的现代性缘起18-35
  • 第一节 新文学家胡适、鲁迅、周作人的影响19-27
  • 第二节 外国文学的影响27-31
  • 第三节 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31-35
  • 第二章 废名创作的现代性35-69
  • 第一节 从启蒙现代性到审美现代性37-44
  • 第二节 废名的新文学观:化西为中与化古为今44-54
  • 第三节 文体的先锋实验:“平淡朴讷”到“奇辟生辣”54-69
  • 第三章 废名创作的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69-82
  • 第一节 未完成的现代性:文学创作的中断70-75
  • 第二节 废名现代性文学创作的承前启后75-82
  • 结语82-84
  • 参考文献84-93
  • 附录 新世纪以来废名研究论文索引93-105
  • 后记105-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废名的魅力[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4期

2 陈国恩;废名小说与禅佛精神[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3 叶蓓;光荣的寂寞──废名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易竹贤;《废名年谱》序[J];写作;2004年23期

5 夏元明;废名研究的新收获——评陈建军著《废名年谱》[J];写作;2004年23期

6 冯玉文,李宜蓬;废名与孩子的“缘”[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5期

7 黄亚兰;聂娜;;废名小说创作主体精神的阐释[J];文史博览;2005年Z2期

8 钟骏良;和雪渊;;论废名小说的晦涩[J];创作评谭;2005年12期

9 崔荣;;论废名小说的非严肃精神[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冉前林;;废名独异的文学观及其小说创作[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恒文;;废名的诗:深玄的思想特征及其艺术形式[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晓东;;背着“语言的筏子”——废名小说《桥》的诗学解读[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眉睫;谈《废名讲诗》的选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本报书评人 止庵;再谈1949年后的废名[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眉睫;等待被重新“发现”的废名[N];文学报;2014年

4 张吉兵;走近“废名的真”[N];中华读书报;2014年

5 曾巍;为废名留名[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本报书评人 止庵;也谈《废名讲诗》的选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刘中树;冯健男的废名研究[N];文艺报;2009年

8 清华大学 刘超;废不得的是此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张雨生;作家复位在于作品复活[N];文艺报;2009年

10 高恒文;废名的旧体诗与联句[N];人民政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璐;论废名的创作特征[D];南京大学;2012年

2 王岩石;废名文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谢锡文;边缘视域 人文问思[D];山东大学;2008年

4 石明圆;徘徊在出世与入世中间[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骏良;废名综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瑞;论废名小说的乡村书写[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3 欧阳文婧;20-40年代废名散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黄放;从《桥》看废名小说的生命意识[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武斌斌;从诗“化”看废名小说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向文祺;论废名创作的现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7 张墨研;废名诗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常雪沛;论废名后期作品中的传统思想与现代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秀贤;论废名的小说创作[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李保春;论废名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废名创作的现代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09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