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的碎片化特征研究 ——以网络穿越小说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05-01 03:22
“碎片化”是20世纪以来,现代和后现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词语,表征着现代和后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在现代性语境中,碎片化更多地体现出的是一种对整体性的反叛与打破,并通过碎片来认知整体。因此,这里的碎片化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后现代语境中的碎片化,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碎片与整体的分离,人们无法通过碎片来认知整体,因此这里的碎片化概念更多的是一种没有深度的平面化、没有历史意识的疏离,是一种拼贴和断裂。由此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碎片化这一概念,既要看到其颠覆整体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它肢解整体的消解意义。本文在运用碎片化这一概念来审视网络文学时,正是从辩证角度来使用这一概念的。网络文学的碎片化一方面打破了传统文学中的那种宏大、整一、精英化倾向,突出了差异与个性,体现了一种多样化。但从整体而言,网络文学的碎片化又呈现出一种缺乏意义的平面感和浅薄感。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第一章主要梳理分析了碎片化在西方现代性语境和后现代语境中的含义,以及我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阐述。在西方,“碎片化”一词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中的含义不同,前者主要是通过关注被边缘化的碎片来发现总体,或者打破整体性而重点突出个性化与差异;后者则是...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碎片化”与网络文学
第一节 何谓“碎片化”
第二节 网络文学与网络穿越小说
第二章 网络穿越小说穿越时空的碎片化
第一节 跳跃无序的时间碎片
第二节 错综复杂的空间碎片
第三节 穿越元素的碎片式拼贴
第三章 网络穿越小说情节结构的碎片化
第一节 情节的碎片化
第二节 标题的碎片式罗列
第四章 网络穿越小说语言与人物身份的碎片化
第一节 语言的碎片化
第二节 人物身份的碎片化
第五章 网络文学碎片化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市场细分的商业化追求
第二节 网络新媒体的勃兴
第三节 网络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碎片化
结语 网络文学碎片化的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学的传承与变革[J]. 马季. 名作欣赏. 2017(04)
[2]后现代视域下《暗店街》的碎片化叙事策略研究[J]. 琚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文学性·碎片化·分享主义平台:微信的技术文化哲学分析[J]. 刘方喜. 江海学刊. 2016(05)
[4]网络时代的碎片化传播[J]. 华汉泽. 新闻世界. 2015(12)
[5]作为碎片存在的《白雪公主》:拼贴技巧背后的真实目的[J]. 刘富华.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1)
[6]超长与微短:互联网时代“文学”的两副面孔[J]. 王小英. 社会科学. 2015(10)
[7]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J]. 单小曦. 文学评论. 2014(05)
[8]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J]. 林楠,吴佩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9]浅析网络写作碎片化——以微小说为例[J]. 江鲤. 新闻世界. 2014(02)
[10]现代小说的碎片化叙事[J]. 郭小东.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08)
博士论文
[1]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 欧阳友权.四川大学 2004
[2]网络文学的价值[D]. 姜英.四川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D]. 徐星星.苏州大学 2015
[2]微传播碎片化研究[D]. 来艺博.河南大学 2014
[3]国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探析[D]. 杨震.重庆工商大学 2013
[4]论网络文化视野中的穿越小说[D]. 董胜.苏州大学 2010
[5]从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看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D]. 陈旭东.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0045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碎片化”与网络文学
第一节 何谓“碎片化”
第二节 网络文学与网络穿越小说
第二章 网络穿越小说穿越时空的碎片化
第一节 跳跃无序的时间碎片
第二节 错综复杂的空间碎片
第三节 穿越元素的碎片式拼贴
第三章 网络穿越小说情节结构的碎片化
第一节 情节的碎片化
第二节 标题的碎片式罗列
第四章 网络穿越小说语言与人物身份的碎片化
第一节 语言的碎片化
第二节 人物身份的碎片化
第五章 网络文学碎片化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市场细分的商业化追求
第二节 网络新媒体的勃兴
第三节 网络文学创作与接受的碎片化
结语 网络文学碎片化的反思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学的传承与变革[J]. 马季. 名作欣赏. 2017(04)
[2]后现代视域下《暗店街》的碎片化叙事策略研究[J]. 琚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文学性·碎片化·分享主义平台:微信的技术文化哲学分析[J]. 刘方喜. 江海学刊. 2016(05)
[4]网络时代的碎片化传播[J]. 华汉泽. 新闻世界. 2015(12)
[5]作为碎片存在的《白雪公主》:拼贴技巧背后的真实目的[J]. 刘富华. 鸡西大学学报. 2015(11)
[6]超长与微短:互联网时代“文学”的两副面孔[J]. 王小英. 社会科学. 2015(10)
[7]网络文学的美学追求[J]. 单小曦. 文学评论. 2014(05)
[8]新媒体时代下的碎片化现象分析[J]. 林楠,吴佩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9]浅析网络写作碎片化——以微小说为例[J]. 江鲤. 新闻世界. 2014(02)
[10]现代小说的碎片化叙事[J]. 郭小东.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08)
博士论文
[1]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 欧阳友权.四川大学 2004
[2]网络文学的价值[D]. 姜英.四川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D]. 徐星星.苏州大学 2015
[2]微传播碎片化研究[D]. 来艺博.河南大学 2014
[3]国内网络文学发展现状探析[D]. 杨震.重庆工商大学 2013
[4]论网络文化视野中的穿越小说[D]. 董胜.苏州大学 2010
[5]从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看网络文学的基本特征[D]. 陈旭东.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70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7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