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骏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
发布时间:2021-05-06 14:16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日常生活”一直被宏大叙事所遮蔽,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直到新写实小说的兴起,日常叙事才得以彰显。李骏虎致力于对日常生活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乡村、城市是李骏虎日常生活书写的主要审美对象。李骏虎对乡村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隔膜到认同、直至逐渐回归的变化过程,他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做了详尽的刻画和揭示。而对于城市,则通过对市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的生动描摹,展现了平民百姓复杂甚至混沌的生活方式,以及这种生活方式背后所隐藏的人性的裂变。李骏虎还将笔触延伸到了领袖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艰辛的作战氛围下的领袖的怡然自得与雄韬伟略。此外,女性视角在他的日常生活书写中尤为突出,女性在看似复杂多变实则单调枯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艰难前行,女性对生活的投入与坚持,是个体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人生也因此在平凡、琐碎的细节中生发出价值与意义。李骏虎更注重对故事中悲剧情感的渲染,每个社会生活中的人都有着潜在的悲剧意识,工作家庭、婚姻爱情,无所不包又无处不在,它是人的自我解剖和自我救赎的窗口。同时,李骏虎的日常生活书写有着独具的晋南特色,这是一个作家创作中地域特色的有意无意的反映...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日常生活书写的主体
(一)混沌的都市生活
1.自叙传式的创作历程
2.都市生活的全面彰显
(二)纯美的乡村生活
1.由城入乡的写作转变
2.乡村风貌的详尽描摹
(三)真切的历史生活
1.历史写作方式亟待转变
2.确保历史写作的真实性
二、女性视角下的日常生活书写
(一)女性选择的多样性
1.女性角色的多重
2.女性意识的增强
(二)女性生活的重复性
1.生活方式的重复
2.命运走向的重复
三、悲剧意识下的日常生活书写
(一)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书写
1.悲剧的日常化
2.工作中的悲剧
3.家庭中的悲剧
(二)悲剧书写的超越性
1.悲剧的解构
2.悲剧的超越
四、地域特色下的日常生活书写
(一)地域书写的衍变
1.地域书写的定义
2.地域书写的发展
(二)李骏虎小说中的晋南特色
1.肩负历史的军事之地
2.心驰神往的自然风貌
3.精致独有的生活习俗
(三)地域书写的内蕴
1.作家对时代的把握
2.地域书写的文化自觉
3.地域书写的人性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伦理叙事的审美价值——李骏虎《母系氏家》论[J]. 阎秋霞.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3)
[2]城·乡·史——李骏虎的小说世界[J]. 阎秋霞. 名作欣赏. 2015(28)
[3]超越真实感与文学性的悖论——从李骏虎《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看二十一世纪初的抗战叙事[J]. 傅逸尘. 名作欣赏. 2015(22)
[4]“70后”作家的历史书写——简论李骏虎《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J]. 张艳梅. 名作欣赏. 2015(22)
[5]李骏虎小说创作论[J]. 王莹,张艳梅. 新文学评论. 2014(03)
[6]从都市情感到重返乡土——李骏虎中短篇小说漫谈[J]. 张丽军,乔宏智. 新文学评论. 2014(03)
[7]论李骏虎的小说创作[J]. 傅书华. 小说评论. 2014(04)
[8]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概况及意义——以地域文化为视角[J]. 李小红. 新疆社科论坛. 2013(01)
[9]京派及地域文学的文化意义[J]. 刘勇,李春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10]温暖的现实主义——关于范小青近期的短篇小说[J]. 周景雷. 南方文坛. 2008(02)
硕士论文
[1]李骏虎小说中的人性叙述[D]. 李艳婷.山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2068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日常生活书写的主体
(一)混沌的都市生活
1.自叙传式的创作历程
2.都市生活的全面彰显
(二)纯美的乡村生活
1.由城入乡的写作转变
2.乡村风貌的详尽描摹
(三)真切的历史生活
1.历史写作方式亟待转变
2.确保历史写作的真实性
二、女性视角下的日常生活书写
(一)女性选择的多样性
1.女性角色的多重
2.女性意识的增强
(二)女性生活的重复性
1.生活方式的重复
2.命运走向的重复
三、悲剧意识下的日常生活书写
(一)日常生活中的悲剧书写
1.悲剧的日常化
2.工作中的悲剧
3.家庭中的悲剧
(二)悲剧书写的超越性
1.悲剧的解构
2.悲剧的超越
四、地域特色下的日常生活书写
(一)地域书写的衍变
1.地域书写的定义
2.地域书写的发展
(二)李骏虎小说中的晋南特色
1.肩负历史的军事之地
2.心驰神往的自然风貌
3.精致独有的生活习俗
(三)地域书写的内蕴
1.作家对时代的把握
2.地域书写的文化自觉
3.地域书写的人性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德伦理叙事的审美价值——李骏虎《母系氏家》论[J]. 阎秋霞.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3)
[2]城·乡·史——李骏虎的小说世界[J]. 阎秋霞. 名作欣赏. 2015(28)
[3]超越真实感与文学性的悖论——从李骏虎《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看二十一世纪初的抗战叙事[J]. 傅逸尘. 名作欣赏. 2015(22)
[4]“70后”作家的历史书写——简论李骏虎《中国战场之共赴国难》[J]. 张艳梅. 名作欣赏. 2015(22)
[5]李骏虎小说创作论[J]. 王莹,张艳梅. 新文学评论. 2014(03)
[6]从都市情感到重返乡土——李骏虎中短篇小说漫谈[J]. 张丽军,乔宏智. 新文学评论. 2014(03)
[7]论李骏虎的小说创作[J]. 傅书华. 小说评论. 2014(04)
[8]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概况及意义——以地域文化为视角[J]. 李小红. 新疆社科论坛. 2013(01)
[9]京派及地域文学的文化意义[J]. 刘勇,李春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10]温暖的现实主义——关于范小青近期的短篇小说[J]. 周景雷. 南方文坛. 2008(02)
硕士论文
[1]李骏虎小说中的人性叙述[D]. 李艳婷.山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72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72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