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文 用典 选本传播 ——张元干词考论
发布时间:2021-05-07 08:17
张元干词异文众多,从校勘学角度对异文进行分类,则有音同、音近词语替换;义同、义近词语替换;形近、形似词语替换;文字脱衍;不查原意改换词语;位置变换、避讳等六大类型。异文产生的原因既包括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斟酌改动,亦包括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异化”现象。从“启发读者思考”的角度来看,张元干词中的异文具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带给读者新的阅读理解和阅读感受。张元干受江西诗派影响,作词喜好用典,典故来源经、史、子、集无所不包。爱国思想贯穿于各部典故之中,而隐逸情志、与仙同游、世事沧桑等感受在典故的应用中皆有体现。词作书写中,语典与事典相互交叉,典故明用与正用互相融合。宋代以来,张元干词的传播途径之一是凭借各种词集选本。不同时代词选对张元干词的收录,既体现不同时代的审美,又促进张元干不同词作风格的流传。从词选收词情况来看,张元干从游离于正统词人行列之外的宋代,过渡到收词稳定的明代,至收词数量庞大的清代,张元干词经历了文学生命力和价值的淬炼而流传至今。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张元干词异文考论
第一节 异文的分类
第二节 异文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异文对张元干词的影响
第二章 张元干词用典考论
第一节 经部典故
第二节 史部典故
第三节 子部典故
第四节 集部典故
第三章 张元干词选本传播考论
第一节 宋代
第二节 明代
第三节 清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J]. 苏航. 艺术科技. 2016(09)
[2]世俗奢纵之习与南宋文学走向初探[J]. 丁楹. 名作欣赏. 2014(09)
[3]韩愈诗歌对宋词影响研究[J]. 刘京臣. 文学评论. 2013(05)
[4]两宋剧变对张元干思想和词风的影响[J]. 张仲英,郭艳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9)
[5]传播方式的改变与唐宋词的演进[J]. 钱锡生.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2)
[6]刚柔相济 多元之美——评析张元干词[J]. 林东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7]芦川词与江西宗派诗法[J]. 董希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8]论南渡词人的隐逸心态[J]. 曹秀兰,吕华亮. 兰州学刊. 2006(11)
[9]浅论张元干爱国主义诗词的艺术审美特质[J]. 钟伟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S1)
[10]“梦绕神州路”的张元千[J]. 林雅贞. 福建乡土. 2003(03)
博士论文
[1]李纲福建踪迹考[D]. 郑淑榕.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宋代社交词研究[D]. 王伟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宋南渡词坛研究[D]. 黄海.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王维诗歌异文研究[D]. 张永梅.新疆师范大学 2014
[2]张元干词研究[D]. 王玞玥.长春师范学院 2012
[3]宋人选闽词研究[D]. 郭如贞.漳州师范学院 2012
[4]张元干退居福建时期交游词研究[D]. 周泥杉.重庆师范大学 2011
[5]李弥逊词研究[D]. 仇玲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0
[6]张元干诗歌研究[D]. 钟伟兰.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3067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张元干词异文考论
第一节 异文的分类
第二节 异文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异文对张元干词的影响
第二章 张元干词用典考论
第一节 经部典故
第二节 史部典故
第三节 子部典故
第四节 集部典故
第三章 张元干词选本传播考论
第一节 宋代
第二节 明代
第三节 清代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张元干诗词的爱国情怀[J]. 苏航. 艺术科技. 2016(09)
[2]世俗奢纵之习与南宋文学走向初探[J]. 丁楹. 名作欣赏. 2014(09)
[3]韩愈诗歌对宋词影响研究[J]. 刘京臣. 文学评论. 2013(05)
[4]两宋剧变对张元干思想和词风的影响[J]. 张仲英,郭艳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9)
[5]传播方式的改变与唐宋词的演进[J]. 钱锡生.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2)
[6]刚柔相济 多元之美——评析张元干词[J]. 林东源.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2009(05)
[7]芦川词与江西宗派诗法[J]. 董希平.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8]论南渡词人的隐逸心态[J]. 曹秀兰,吕华亮. 兰州学刊. 2006(11)
[9]浅论张元干爱国主义诗词的艺术审美特质[J]. 钟伟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S1)
[10]“梦绕神州路”的张元千[J]. 林雅贞. 福建乡土. 2003(03)
博士论文
[1]李纲福建踪迹考[D]. 郑淑榕.福建师范大学 2013
[2]宋代社交词研究[D]. 王伟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0
[3]宋南渡词坛研究[D]. 黄海.浙江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王维诗歌异文研究[D]. 张永梅.新疆师范大学 2014
[2]张元干词研究[D]. 王玞玥.长春师范学院 2012
[3]宋人选闽词研究[D]. 郭如贞.漳州师范学院 2012
[4]张元干退居福建时期交游词研究[D]. 周泥杉.重庆师范大学 2011
[5]李弥逊词研究[D]. 仇玲玲.山东师范大学 2010
[6]张元干诗歌研究[D]. 钟伟兰.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73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7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