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希望”的神话——论鲁迅小说《白光》的深层意义
发布时间:2021-05-14 02:57
鲁迅在《白光》中描绘了两个世界:一是陈士成生活的秩序世界,二是他在"白光"的诱导下进入的"下巴骨"会动、会笑和会说话的混沌世界。前者旨在刻画主体陈士成如何在陈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面前,逐步走向主体的解构;后者重在凸显主体如何实现自我的重构。即小说中主体自我的解构与重构,与陈士成从禁锢的"城内"跌到城外的"湖里"重叠,进而他在主体的死地"湖"的统合下,构筑了一个站在共同体外部的混沌世界,反思共同体内部的秩序世界的对立构图。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与吕不韦:短篇小说《白光》试析[J]. 魏格林,顾闻. 鲁迅研究月刊. 1993(07)
[2]探索和创新——评连环画《白光》[J]. 李大发. 名作欣赏. 1982(03)
本文编号:3185137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5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二
三
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与吕不韦:短篇小说《白光》试析[J]. 魏格林,顾闻. 鲁迅研究月刊. 1993(07)
[2]探索和创新——评连环画《白光》[J]. 李大发. 名作欣赏. 1982(03)
本文编号:318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8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