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大铖编剧艺术探究
发布时间:2021-06-19 17:07
阮大铖虽声名不佳,但其戏曲作品风靡一时,在明末清初的剧坛上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学界对于阮大铖戏曲作品的研究虽有,但涉及阮大铖的编剧艺术并不多,更缺乏对阮大铖编剧艺术全面完整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阮大铖戏曲作品细致深入的解读,试从人物论、情节结构论、创作观等方面来分析阮大铖的编剧艺术,总结阮大铖编剧艺术特色,并希望为当代编剧创作提供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其一,探讨选题的研究意义;其二,梳理阮大铖编剧艺术的研究现状;其三,明确文章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阮大铖戏剧人物论。文章从主要人物设置,配角塑造和人物关系构建三个方面探讨了阮大铖戏曲作品的人物。文章分析了阮大铖四部作品的主要角色设置,如风流才子与“红白玫瑰”、穷苦书生与侠义大盗等,认为复杂鲜活的配角塑造、线索人物的前后照应、用配角营造喜剧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戏剧构建不同的人物关系等,是阮大铖戏剧作品在人物设置上的特色。第三部分:阮大铖戏剧情节结构论。文章从情节设置要求、构建手法和情节结构安排技巧三个方面探讨了阮大铖的情节与结构艺术。文章认为阮大铖戏剧追求情节“新”、“奇”,擅长运用冤狱、角色性格等多种方式构建冲突...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阮大铖戏剧人物论
第一节 主要人物设置
(一) 《燕子笺》:风流才子与“红白玫瑰”
(二) 《春灯谜》:阴差阳错身份倒换
(三) 《双金榜》:穷困书生与侠义大盗
(四) 《牟尼合》:落魄皇族与贞烈妻子
第二节 配角塑造
(一) 复杂鲜活的配角
(二) 线索人物的前后照应
(三) 用配角营造浓郁喜剧效果
第三节 人物关系构建
(一) 错综复杂的网状人物关系
(二) 由中心人物展开对称的两组人物关系
第二章 阮大铖戏剧情节结构论
第一节 情节设置要求
(一) 求纯粹之“新”
(二) 合情理之“奇”
第二节 情节构建手法
(一) 多种方式构建冲突
1. 以巧合、误会构建冲突
2. 以冤狱构建戏剧冲突
3. 由角色性格导致冲突
(二) 精准把控节奏,强调留白与省略
(三) 热闹的场景设计
第三节 情节结构安排技巧
(一) 不拘一格,因情设剧
1. 多线交错分线再聚合的剧情结构
2. 由单线向多线发展的剧情结构
(二) 情节曲折,起伏多变
(三) 善用伏笔,前后照应
1. 以伏作垫,脉络自然
2.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四) 巧用道具,串联结构
第三章 阮大铖戏剧创作观
第一节 “不开口笑是痴人”:追求娱人效果的编剧目的
第二节 “易歌演”: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编剧意识
第三节 “其事臆也”:虚实相生,以虚写实的编剧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荣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编剧剧本创作技巧浅谈[J]. 王泽君. 中国文艺家. 2018(03)
[2]《石巢四种曲》中误会与巧合之法的戏曲史意义[J]. 孙含雨. 戏剧之家. 2018(04)
[3]红玫瑰与白玫瑰——传奇《燕子笺》中的女性意识解读[J]. 陈雨婷.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4]“贰臣”阮大铖与吴伟业之戏剧作品探析[J]. 陈成文.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5]阮大铖功名观形成原因探析[J]. 陈成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6]论阮大铖与李渔喜剧艺术之差异性[J]. 卢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2)
[7]阮大铖喜剧艺术的审美内涵[J]. 卢旭.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06)
[8]《燕子笺》传世版本述略[J]. 丁登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1)
[9]阮大铖的功名观与其传奇创作之关系[J]. 陈成文.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08)
[10]论《石巢四种》的语言特色[J]. 高栩平. 吕梁学院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阮大铖传奇研究[D]. 季翠霞.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明代南京剧坛研究[D]. 张英.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晚明南京剧坛研究[D]. 夏太娣.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阮大铖《石巢四种曲》研究[D]. 林飞飞.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石巢四种曲》研究[D]. 梁艳艳.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8209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阮大铖戏剧人物论
第一节 主要人物设置
(一) 《燕子笺》:风流才子与“红白玫瑰”
(二) 《春灯谜》:阴差阳错身份倒换
(三) 《双金榜》:穷困书生与侠义大盗
(四) 《牟尼合》:落魄皇族与贞烈妻子
第二节 配角塑造
(一) 复杂鲜活的配角
(二) 线索人物的前后照应
(三) 用配角营造浓郁喜剧效果
第三节 人物关系构建
(一) 错综复杂的网状人物关系
(二) 由中心人物展开对称的两组人物关系
第二章 阮大铖戏剧情节结构论
第一节 情节设置要求
(一) 求纯粹之“新”
(二) 合情理之“奇”
第二节 情节构建手法
(一) 多种方式构建冲突
1. 以巧合、误会构建冲突
2. 以冤狱构建戏剧冲突
3. 由角色性格导致冲突
(二) 精准把控节奏,强调留白与省略
(三) 热闹的场景设计
第三节 情节结构安排技巧
(一) 不拘一格,因情设剧
1. 多线交错分线再聚合的剧情结构
2. 由单线向多线发展的剧情结构
(二) 情节曲折,起伏多变
(三) 善用伏笔,前后照应
1. 以伏作垫,脉络自然
2.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四) 巧用道具,串联结构
第三章 阮大铖戏剧创作观
第一节 “不开口笑是痴人”:追求娱人效果的编剧目的
第二节 “易歌演”: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编剧意识
第三节 “其事臆也”:虚实相生,以虚写实的编剧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荣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编剧剧本创作技巧浅谈[J]. 王泽君. 中国文艺家. 2018(03)
[2]《石巢四种曲》中误会与巧合之法的戏曲史意义[J]. 孙含雨. 戏剧之家. 2018(04)
[3]红玫瑰与白玫瑰——传奇《燕子笺》中的女性意识解读[J]. 陈雨婷.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2)
[4]“贰臣”阮大铖与吴伟业之戏剧作品探析[J]. 陈成文.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5]阮大铖功名观形成原因探析[J]. 陈成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6]论阮大铖与李渔喜剧艺术之差异性[J]. 卢旭.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2)
[7]阮大铖喜剧艺术的审美内涵[J]. 卢旭.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2(06)
[8]《燕子笺》传世版本述略[J]. 丁登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1)
[9]阮大铖的功名观与其传奇创作之关系[J]. 陈成文.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2(08)
[10]论《石巢四种》的语言特色[J]. 高栩平. 吕梁学院学报. 2012(03)
博士论文
[1]阮大铖传奇研究[D]. 季翠霞.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明代南京剧坛研究[D]. 张英.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晚明南京剧坛研究[D]. 夏太娣.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阮大铖《石巢四种曲》研究[D]. 林飞飞.广西师范大学 2017
[2]《石巢四种曲》研究[D]. 梁艳艳.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38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3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