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魏晋南北朝批评姿态与文体的风貌意味

发布时间:2022-01-06 16:34
  魏晋南北朝文论家善于根据不同体式规范要求行文,根据批评对象以及文本接受者确定语体的运用,以充分彰显自己的创作才华与批评思想。这一阶段批评文体呈现出的整体风貌和意味,取决于批评家在文论中呈现出的批评姿态。文论家们在感性品鉴和理性批评之间漫游,出入于整体和局部之间,灵活调度多种辞格,将叙述和议论有机结合。他们以平等的身份探讨切磋,维护自身观点,义正辞严地辩护,在破立结合中营造出犀利且有张力的文风。针对创作与批评界的不足,他们针砭问题,勇于革新现状,积极培植新人,这些都使此阶段批评文体在诗意与谨严、感性与思理、温和与雄辩等方面呈现出新的面貌,可资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界参照、借鉴。 

【文章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2020,(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批评家之从容:漫游
    第一,在整体与局部之间自如出入。
    第二,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第三,文本分析与理论批评的结合。
二、批评家之睿智:调度
    第一,综合运用闲话、故事或调侃方式,赋予批评文体诙谐松弛的格调。
    第二,不断创造警策句,发挥批评文体的独特魅力。
三、批评家之互动:切磋与辩护
    (一)切磋
    (二)辩护
    (三)文化精神分析
        第一,坚持己见、决不妥协的批评精神。
        第二,积极营造犀利、凛冽的文风,在破立结合中赋予文体以气势。
四、批评家之远见:革新与培植
    (一)批评家革新现状的勇气与蓬勃旺盛的创造力
    (二)批评家善于发现、提拔人才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代批评文体:批评家的独特“面孔”与“名片”[J]. 邓心强.  学术界. 2012(07)
[2]尊体·破体·原体——重开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理路和诗径[J]. 李建中.  文艺研究. 2009(01)



本文编号:3572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72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8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