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天香》的空间叙事
本文关键词:王安忆《天香》的空间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小说中的空间因素越发受到重视,为小说的叙事学分析提供了许多新思路。在《天香》中,空间一方面意味着园、宅与上海城等实体的空间,它们参与、影响了小说的叙事进程,并具有意识形态上的含义,表达着等级之间的隔离及突破,而小说中上海空间的建构,也流露出当代中国自我追寻与表达的诉求;另一方面,空间也指抽象意义的空间,是审美与文化心态上向市井的俗文化的位移,但并不意味着混淆其与雅文化之间的界限,而是一次在二者之间重设边界的努力。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王安忆 《天香》 空间叙事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小说是公认的时间艺术,然而其空间因素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与叙事学界的“空间转向”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先验的感应形式’,时间只有以空间为基准才能考察和测定,正如空间只有以时间为基准才能考察和测定一样;也就是说,无论是作为一种存在,还是作为一种意识,时间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慧玲;困在漂流瓶里的王安忆[J];北方论丛;2000年06期
2 陈村;长看王安忆[J];现代交际;2000年03期
3 鲁峡,朱青;王安忆的皴法[J];当代文坛;2001年03期
4 陈敏莉;接触王安忆[J];文学自由谈;2001年02期
5 珍尔;与时代错位的一群——读王安忆的《69届初中生》[J];新闻出版交流;2002年04期
6 王丽;寻找与发现——谈谈王安忆文学艺术的独特性[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邵水一;王安忆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黄山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刘渝霞;王安忆:以平淡达辉煌[J];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07期
9 柴平;王安忆的上海书写新探[J];学术界;2005年03期
10 周引莉;;论王安忆对戏曲的借鉴[J];戏剧文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媛;;王安忆借《启蒙时代》远离张爱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2 黄小芳;;王安忆《长恨歌》的语言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3 周明鹃;;解读都市民间——《富萍》与《托尔斯泰围巾》比较研究[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乔虹;王安忆:自身的性别让我更加关注女性[N];中国妇女报;2009年
2 王德威;王安忆的虚构与纪实[N];东方早报;2011年
3 荆墨;王安忆眼中的异域风情[N];河北日报;2013年
4 许民彤;从王安忆的忧虑说起[N];太原日报;2013年
5 黄宗仪;王安忆的《妹头》落花无怨[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啸尘;王安忆:写尽海上情与爱[N];中国建材报;2000年
7 周志明;特立独行的王安忆[N];中国审计报;2005年
8 陈军;王安忆写尽上海情与爱[N];中国质量报;2000年
9 祖丁远;沙沙雨声中走出的王安忆[N];团结报;2000年
10 李保平;王安忆的城与人[N];辽宁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美花;王安忆、金承钰小说中的都市叙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刘昱君;“女性”上海与上海女性—张爱玲与王安忆上海书写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瞿维;1990年以来女性都市写作的平民路向[D];长江大学;2016年
4 孟文彬;寻找失落的家园——王安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平;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中的王安忆[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许陈颖;独特女性视野观照下的上海[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国荣;探寻中的迷失与执著[D];西北大学;2007年
8 刘秀芳;二十世纪女性文学中的“上海书写”——以张爱玲、王安忆、卫慧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刚;介入与回应[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朱万红;论王琦瑶的悲剧[D];苏州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王安忆《天香》的空间叙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