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正气”到“正能量”——中国文论话语关键词举偶

发布时间:2017-05-27 21:04

  本文关键词:从“正气”到“正能量”——中国文论话语关键词举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文论话语的现代形态需要借鉴传统文论的话语资源,并紧密结合当下的文学创作实践才具有生命力。"正能量"被引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仅是译介者的巧思,却无法言说文学复杂、丰富的内涵。"正气"理论内涵的多重性是导致文学研究者大量使用"正能量"以取代"正气"的内在机理。只有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顺应文学创作实践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中国文论的现代体系才能逐渐被建构起来。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正气 正能量 中国文论 话语存续 理论自信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正能量”作为当下文学理论界惯常使用的词汇,有着极高的使用频率,却甚少有研究者对“正能量”的理论内涵和使用范围进行界定。我们也注意到有研究者认为“正能量”一词的使用并不规范,主张代之以“正气”。本文将以“正能量”的内涵、“正气”的转换路径作为考察对象,就二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楠;;中国文论话语输出的可能性[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00期

2 徐珂;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困境和复在之路[J];学术研究;2000年11期

3 李振明;本体的缺失与重建——对20世纪中国文论话语的反思[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郭昭第;中国20世纪文论话语建构的症结[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5 曹顺庆,童真;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移植”切换还是“嫁接”改良?[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6 翁礼明;江泽民文艺思想对重建文论话语的指导意义[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刘亚斌;;中国文论话语现代转换视野下的风骨论[J];求索;2006年11期

8 苏文宝;;转型中的文论话语分析——试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论话语方式的转变[J];河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李艳;;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诗性品格[J];当代文坛;2007年02期

10 陈虹;;当代文论话语重建困境探析[J];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辛楠;;中国文论话语输出的可能性[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2 古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的边缘化状况调查报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3 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A];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总第十三辑)[C];1995年

4 李建东;;镜像中的理论狂欢——现代文论话语的引进与误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5 叶世祥;;审美主义的勃兴和式微:20世纪80年代以降文论话语的转型[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扬州大学 管才君;“存活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N];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古风 扬州大学文学院;寻找我们自己的文论话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存活在现代文论中的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负责人、扬州大学教授 古风;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路径探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晏红;认同与悖离——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生成[D];四川大学;2003年

2 喻守国;中国文论话语重建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正气”到“正能量”——中国文论话语关键词举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1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1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