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清末民初小说观念转型与《红楼梦》阐释的公共化

发布时间:2025-04-27 03:54
   1897—1916年间,清末民初文坛上围绕着小说界革命问题而对《红楼梦》进行大量讨论,其中,侠人、王国维、管达如、成之、蔡元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这些阐释文章看起来观点不一、视角多元,但其共同点是论者都凭着自身有限的跨文化对比视域,引进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观点,关注《红楼梦》的社会性指向与反传统内容。重点是,在清末民初初步形成的"公共领域"中,《红楼梦》第一次从"社会公义"的角度被阐释,《红楼梦》的政治意义、道德意义、美学意义、伦理意义都在"公共性"的平台上被展开讨论。这是《红楼梦》阐释史上一个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事件,同时在现代文学发生史上也有着特别的意义。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新小说语境与《红楼梦》阐释“公共性”视角的建立
二、《红楼梦》阐释中对公共性社会正义的追求
三、《红楼梦》阐释中公共性的审美正义维度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41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41835.html

上一篇:新世纪《故事新编》阐释与鲁迅研究的深化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3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