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王国维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观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16:13

  本文关键词:王国维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观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王国维作为晚清一位集大成的文学家,其代表作《人间词话》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理论。“境界说”“自然说””“古雅说”等美学理论是王国维对古今中西文化深究之后融合汇通的结果,在本国文化历史熟知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完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著作。其中“真”是王国维美学理论中对诗词写作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与之相对立的“游词”成了他强烈反对的诗词创作形式。反“游词”理论与王国维其他美学理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遥相呼应、不可断然拆分的。我们不能离开王国维的其他美学理论思想而去单独的阐释反“游词”在王国维整个美学思想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以王国维“境界说”中的一个观点反“游词”理论为考察对象,侧重于对其理论中表现出来的情物观做评点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作品对王国维的反“游词”理论进行梳理。本文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反“游词”理论的背景渊源考略。首先对王国维所处晚清时代以及他个人的忧郁性格进行分析,由此来阐释时代对王国维文艺美学的影响。同时对王国维对于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哲学的学习和文化吸收进行梳理,论述王国维“境界说”产生的文化积累路程,继而找出王国维反“游词”的论述理清反“游词”理论和“境界说”的关系,为下文具体分析反“游词”理论奠定基础。第二章,王国维文艺观的“独”情“孤”景。“情”和“物”是王国维文艺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王国维对两者的理解既借鉴了前人的思想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反“游词”是“境界说”的一部分,情和物又是探究“境界说”不可避开的话题,此时对二原质的分析是为了下文探索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关系做铺垫。因此本章重点分析王国维眼中“情”和“物”的内涵以及与前人对两者理解的不同之处,为下文反“游词”对“情”和“物”的基本创作要求做理论准备。第三章,反“游词”的艺术创作标准——“真”。本章是全文的第一个重点章节,这一章节主要论述反“游词”理论中对艺术创作实践的基本要求——真。分析王国维对艺术的理解,即只有在情感真切和直观真实的情况下艺术才有被创作和理解的可能,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才可称之为艺术,“情”和“物”以及创作者写作心态必须达到“真””的地步才算踏入了艺术的门槛,论析王氏审美无功利思想的来源——西方哲学和庄子。这一章节的分析是下一部分论述情物合一的出发点。第四章,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合一。本章节是全文的第二个重点章节,这一章节主要阐释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合一的三个方面。首先对情物合一有怎样的思想渊源进行梳理,接着细致分析“情”和“物””是如何做到合一的,最后论述情物合一在艺术实践中的运用,包括对王国维对山水诗的热爱、他对别人诗词的评价和他自己的诗词创作,这些显示出王国维的情物观在实践中得到自己理论的验证。第五章,反“游词”对现代文学的启示。本章节是全文的结尾部分,这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就文学的商业化利益化现状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考究,然后分析王国维反“游词”对现代艺术家的启示和警醒作用,以期为拯救现代文学做出贡献。
【关键词】:王国维 反“游词” “情” “物”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3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第一章 反“游词”理论的背景渊源考略11-16
  • 第一节 王国维的文化背景渊源11-13
  • 第二节 反“游词”理论的提出13-16
  • 第二章 王国维文艺观的“独”情“孤”景16-21
  • 第一节 “自然及人生之事实”的“孤”景16-18
  • 第二节 “事实之精神态度”的“独”情18-21
  • 第三章 反“游词”的艺术创作标准——“真”21-32
  • 第一节 真实的“直观”真理21-24
  • 第二节 真切的情感抒发24-27
  • 第三节 审美无功利创作27-32
  • 第四章 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合一32-40
  • 第一节 天人合一对“情物合一”的思维影响32-34
  • 第二节 情为主物为辅的情物交流34-36
  • 第三节 王国维艺术审美实践中的情物合一36-40
  • 第五章 反“游词”对现代文学的启示40-44
  • 第一节 “艺术家忘其天职”的文学现状40-42
  • 第二节 反“游词”对现代艺术家的启示42-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青运;释王国维“境界说”中的“真”[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马璐璐;陈妍;;真是王国维境界说的灵魂[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王攸欣;;论王国维境界说与中国传统意境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4 陈鸿祥;王国维与“境界说”[J];晋阳学刊;1985年06期

5 许传先;;根艺三种境界及其价值说[J];中国花卉盆景;1990年11期

6 孙勇;;浅谈“境界”[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8年11期

7 郭文成;周琳;;王国维境界说的哲学内涵新论[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蒙培元;儒、佛、道的境界说及其异同[J];世界宗教研究;1996年02期

9 赵建林;冯友兰“境界说”的生成结构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焦国成;;智慧四境界说[J];晋中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永青;;“神圣之位置”——王国维境界之“真”的文化意蕴[A];东方丛刊(2001年第1辑 总第三十五辑)[C];2001年

2 莫先武;;王国维“境界说”对中国百年文论的影响[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粤法律师事务所 廖旭东;也谈做律师的境界[N];上海法治报;2013年

2 赵晓明;读书的境界[N];光明日报;2002年

3 黎千驹;从事学术研究的五种境界[N];光明日报;2009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陈楚;冯友兰“人生四境界说”给投资者的启示[N];证券时报;2012年

5 季羡林;追求一个境界[N];光明日报;2002年

6 季羡林;追求一个境界[N];新华书目报;2014年

7 ;以“敬”成就凡俗生活中的理想境界[N];文汇报;2014年

8 金谷子;灯火阑珊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莲都区中山小学校长 蓝永明;教师与读书[N];丽水日报;2005年

10 李吉林;目标与执著[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亭;王国维境界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王丹丹;王国维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观探究[D];安徽大学;2016年

3 王远秋;王国维的“境界说”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4 亓贞;文学活动视域下的王国维境界说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5 钱华;王国维“境界说”的艺术本体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春波;王国维“境界”说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王国维反“游词”理论中的情物观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7496.html

上一篇:论吴芾和陶诗  
下一篇:阳台上的乡村生活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e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