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小说: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的扬弃与建构
本文关键词:左翼小说: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的扬弃与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与同时代的新感觉派和京派小说相比,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整体上审美水准有所欠缺,但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塑造了最符合当时社会现实需要的阶级主体,在意识形态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方面要远超过前两者。这种主体创造的过程是双重而且双向的,因为左翼小说不仅创造了无产阶级革命主体,而且创造了参加无产阶级革命的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甚至左翼小说家也因此完成了自身的主体性建构。相比较而言,学界对左翼小说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的研究是薄弱的,实质上,左翼小说对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的文学想象有着更为复杂暧昧的扬弃过程,需要、也值得更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左翼小说 文学想象 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 扬弃
【基金】:江苏省高校社科基金项目“左翼文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项目编号:2012SJB750005)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主体建构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和难题,就是它要一次性生产、想象出两个关系极其复杂的阶级革命主体,即无产阶级革命者和参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小资产阶级革命者。这是一个充满了历史和文学两方面曲折辩证的生产和建构过程的“故事”。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主体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同林;;经济叙事与现代左翼小说的偏至[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5期
2 孔庆东;;左翼小说的文学史价值[J];上海鲁迅研究;2000年00期
3 王琮;;鲁迅文学基因在左翼小说中的展现与融合[J];文艺争鸣;2011年18期
4 于淑卿;;茅盾左翼小说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20期
5 黄灯;杨胜刚;;无“诗意”的苦难实录:1930年代左翼小说的异质性书写[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02期
6 杨胜刚;;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杨胜刚;;想象“革命乌托邦”——30年代左翼小说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展望[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魏荣;米文佐;;对左翼小说的超越和反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简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9 倪剑雄;;《信访局长》与新左翼小说[J];参花(上);2014年06期
10 高山;曹兰;;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阶级叙事的双重视野[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锐;;怀丁玲[A];丁玲纪念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康慨;韩国最著名左翼小说家被控剽窃[N];中华读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山;血与火:20世纪30年代左翼小说主体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蔡丽;左翼小说的转型[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林琳;试论中国三十年代左翼小说创作[D];延边大学;2007年
2 吕锦绣;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小说中的工人形象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郑晓天;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邬非非;左翼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颓废性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5 袁芳;左翼小说的悲剧意识[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6 徐青;论1930年代茅盾和叶紫的左翼小说关于农民理想的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于淑卿;茅盾左翼小说的情感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左翼小说:小资产阶级革命主体的扬弃与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1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