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纸上到石上:墓志铭的生产过程

发布时间:2017-06-02 20:02

  本文关键词:从纸上到石上:墓志铭的生产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墓志铭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它有纸上和石上两个文本。纸上墓志铭并不完整,留有不少空格,且信息量有缺有失,有待上石填写。在从纸上进入石上的过程中,志主及其先世名讳得到填写,其先世事迹被完善,志主本人事迹得到增补修正,其年岁生卒、后嗣及卒后安葬情况得到具体交代,最终完成墓志铭的文本生产。但同时,一些事迹被掩盖遮蔽,撰写者的评价遭到篡改,并因石材及书手等主观因素造成一些改变。墓志铭畸形的商品化,包括墓志铭撰写的模式化,职业墓志撰稿人的出现及墓志铭的产业化、商品化使得"谀墓文"大量出现,而一些撰写者不得不接受墓志铭丧家被篡改的事实。考察墓志铭从纸上到石上的生产过程,首先在于强调墓志铭有两个版本,其次在于加强人们对石上墓志铭的认识,三是突出墓志铭的商品化,加深人们对石上墓志铭文体独特性的认识,四是分清撰写者与丧家各自在墓志铭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和各自的责任。墓志铭从纸上到石上的改变,不足以否定墓志铭的价值。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墓志铭 纸上 石上 文本 谀墓 商品化 模式化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31)
【分类号】:K877.45
【正文快照】: 大。墓志铭如何从纸上到石上?到石上后,发一、引言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怎样产生的?有无墓志铭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文体。这个独特价值?考察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认识这种性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它主要是向后世广大文体,无疑是有益的。读者介绍墓中死者的生平事迹,而不是以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楚汉;韩愈谀墓文化辨析[J];泰山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许锡强;;也谈苏轼少谀墓之作的原因[J];书屋;2009年09期

3 包光潜;;韩愈“谀墓”为哪般?[J];学习博览;2010年06期

4 徐海容;;论蔡邕碑文的“谀墓”——与王银忠先生商榷[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谢志勇;;“谀”而不“迂”——唐代碑志“谀墓”再论:以韩愈为中心[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徐海容;;韩愈“谀墓”问题研究述评[J];学术论坛;2011年07期

7 王伟萍;;为蔡邕谀墓辩[J];语文学刊;2008年21期

8 邵登瀛;人以文传何以传——读苏洵《丹棱杨君墓志铭》[J];文史杂志;2002年06期

9 李光富;论韩愈并不谀墓[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陵客;“谀墓文”和“谀欲歌”[N];检察日报;2007年

2 周之江;作传如绘像,修饰已失真[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纸上到石上:墓志铭的生产过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16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