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咏剧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20:06
本文关键词:清前期咏剧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前期咏剧诗在清代诗歌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本文将清前期咏剧诗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清诗发展史与戏剧发展史,深入分析清前期咏剧诗情感内蕴,揭示戏剧活动对清前期诗歌创作的影响,并对清前期咏剧诗做出客观评价。论文除绪论、结语和附录外,共分为四章。绪论,概括清前期咏剧诗研究现状,列出本文研究方法及意义所在。第一章,清前期咏剧诗概况。对清前期咏剧诗进行概念界定;结合诗坛、剧坛发展概况,审视清前期咏剧诗衍生的时代背景;立足于戏剧文学与戏剧舞台两个层面,对清前期咏剧诗作品进行分类与整理,梳理清前期咏剧诗的创作概况。第二章,清前期咏剧诗的题材内容。本章延伸前一章清前期咏剧诗的分类与整理,将清前期咏剧诗的题材内容分为评论剧作家、咏叹剧情内容、歌咏戏剧演员和描绘演剧场景四类,探讨这四类题材内容的诗作在产生时间、数量比例以及情感基调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成因。第三章,清前期咏剧诗的诗人心态。结合诗人生平与时代背景,将清前期咏剧诗人分为遗逸诗人、贰臣诗人、承平诗人三类,分析解读这三类诗人的咏剧诗创作内容,揭示诗人在咏剧诗中所表露出的不同心态。第四章,清前期咏剧诗的戏剧观。结合清代戏剧理论概况,探讨清前期咏剧诗人在戏剧的源流、戏剧的功用以及戏剧的美学趣尚这三个问题上的探讨。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咏剧诗 清前期 诗人心态 戏剧观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7
- 第一章 清前期咏剧诗的概况17-36
- 第一节 概念界定17-19
- 一、“清前期”时段的界定17-18
- 二、“咏剧诗”概念的界定18-19
- 第二节 清代以前的咏剧诗19-27
- 一、元代以前的咏剧诗20-22
- 二、元代咏剧诗22-24
- 三、明代咏剧诗24-27
- 第三节 清前期咏剧诗概况27-36
- 一、清前期咏剧诗衍生的背景27-32
- 二、清前期咏剧诗创作概况32-36
- 第二章 清前期咏剧诗的题材内容36-68
- 第一节 评论剧作家36-41
- 一、称赞剧作家才情36-39
- 二、感叹剧作家命运39-41
- 第二节 咏叹剧情内容41-53
- 一、再现戏剧情节46-48
- 二、评论戏剧内容48-51
- 三、抒写人生感悟51-53
- 第三节 歌咏戏剧演员53-62
- 一、咏叹演员技艺53-55
- 二、悲悯演员身世55-62
- 第四节 描绘演剧场景62-68
- 一、描绘文人宴会演剧63-65
- 二、再现民间露天演剧65-68
- 第三章 清前期咏剧诗的诗人心态68-86
- 第一节 遗民逸士与咏剧诗68-77
- 一、悲愤讥讽68-73
- 二、失落彷徨73-75
- 三、游戏人生75-77
- 第二节 贰臣与咏剧诗77-82
- 一、苦闷悲痛78-80
- 二、悔愧惆怅80-81
- 三、追忆故国81-82
- 第三节 承平诗人与咏剧诗82-86
- 第四章 清前期咏剧诗的戏剧观86-96
- 第一节 咏剧诗与戏剧的源流发展86-89
- 第二节 咏剧诗与戏剧的功用89-92
- 一、纾心寄情89-91
- 二、以曲存史91-92
- 第三节 咏剧诗与戏剧的美学趣尚92-96
- 一、重情尚情92-94
- 二、追新求变94-96
- 结语96-99
- 参考文献99-106
- 附表1:清前期咏剧诗人一览106-112
- 附表2:清前期咏剧诗作一览112-131
- 致谢131-13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梅;剧诗与诗化思维[J];戏曲艺术;2002年04期
2 秦红;;剧诗“情”探[J];剧作家;2006年01期
3 张莉;;浅析张庚“剧诗说”的形成与特色[J];艺术教育;2012年01期
4 安葵;张庚剧诗说辨析——与施旭升先生商榷[J];戏剧艺术;1998年03期
5 吕进;;诗剧与剧诗[J];诗刊;1986年03期
6 张德厚;剧诗与民族意识——论黑格尔剧诗观念及中西剧诗异同[J];文艺研究;1987年06期
7 田志平;;剧诗抒情性漫谈[J];戏剧之家;1996年06期
8 张伯昭;;京剧的最高境界是诗——学习张庚“剧诗说”的思考[J];戏曲艺术;2013年03期
9 赵心宪;剧诗:本质内涵的两种理解[J];重庆电大学刊;1995年02期
10 张晓s,
本文编号:442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42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