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畛域抑或归属——试论郭嵩焘的古文成就及其与湘乡派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6-26 06:03

  本文关键词:畛域抑或归属——试论郭嵩焘的古文成就及其与湘乡派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晚清时期,湖湘地区人才济济,事功与文学皆举世瞩目,其中郭嵩焘作为湘军集团的代表人物,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一直被其卓越的政治识见与广泛的政治活动所掩盖,学界多将其视为曾国藩幕下文士之一,贴以湘乡派文人的标签。而细考郭嵩焘的古文创作轨迹与创作内容和当时文坛的评价情况,则会发觉其与湘乡派在创作上关联之外还有很大的疏离。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郭嵩焘 古文 湘乡派
【分类号】:I207.65
【正文快照】: 晚清时湖湘地区俊彦代出,不仅在国事上匡扶社稷于累卵之下,而且产生了无数烁耀文坛的美篇佳什,正如张翰仪在《湘雅摭残》中所言:“吾湘自道咸以来,洪杨之役,曾左崛起,不独事功彪炳于史册,即论诗文,亦复旗帜各张,有问鼎中原之概。”[1](P1)而郭嵩焘就是其中一位事功与诗文皆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时进;;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阈[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惠玲;陈柏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从《使交集》看地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06期

2 吴桂美;;汉代文学家族的地理学考察[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年11期

3 李小凤;;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研究的兴起与路径思考[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寸开;;中国魏晋南北朝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现状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2015年01期

5 许菁频;;《恽氏先世著述考略》补正[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02期

6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度述评课题组;;2012年中国古代文学(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研究述评[J];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3年02期

7 孙虎;;清代江南家族文学环境与文学创造力生成[J];求索;2012年12期

8 孙虎;;清代江南家族教育与地域文学发展关系探论——以嘉兴文学家族为中心的考察[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时进;;清代江南文学发展中的“舅权”影响[J];江海学刊;2011年05期

2 王德明;;清代壮族文人文学家族的特点及其意义[J];民族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3 田红;;简论考古学与文化人类学的互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何宗美;;公安派结社的兴衰演变及其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陈友康;古代少数民族的家族文学现象[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6 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3年06期

7 蒋寅;清代诗学与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8 冯尔康;20世纪上半叶变异中的家族形态和类型[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9 叶舒宪;“地方性知识”[J];读书;2001年05期

10 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J];哲学研究;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翔云;;曾国藩与湘乡派之论析[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程翔章;;湘乡派散文的爱国主义倾向[J];云梦学刊;1990年04期

3 施明智;六经之内所未讲 桐城文家所不为——评湘乡派散文家薛福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肖深根;;“湘乡派”再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万陆;曾国藩与湘乡派[J];江淮论坛;1985年02期

6 潘金英;;清代湘乡派古文之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7 周圣煌;;湘乡文派研究文献综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杨翊强;;湘乡方音声调系统简析[J];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9 翔云;;曾国藩文学研究意义之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10 万陆;清代散文之反思[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彭代英 实习生 印妮;建设文化强省,基层文联的作用不可忽视[N];湘潭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吉娜;桐城湘乡派使欧游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畛域抑或归属——试论郭嵩焘的古文成就及其与湘乡派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5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85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3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