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诗中青鸟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6-05-27 13:03

  本文关键词:唐诗中青鸟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曲阜师范大学》 2011年

唐诗中青鸟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探析

单秀芹  

【摘要】:青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形成和丰富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它初见于先秦典籍,在汉魏小说和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描写青鸟意象的作品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青鸟意象的基本内涵也由此臻于完备。本文主要以唐代诗歌为中心分析唐诗中青鸟意象的丰富内涵,并探讨唐代青鸟意象丰富内涵的形成原因。 第一部分梳理唐以前青鸟意象的产生与发展脉络,为唐代青鸟意象的分析做理论铺垫。根据青鸟意象的形成和发展时间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先秦典籍中,青鸟从先民的图腾崇拜中分化出来。鸟是先民重要的图腾崇拜,青鸟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飞禽从先民的图腾崇拜中分化出来之后,具有了具体的职责和身份,并形成了特定的形象和内涵。第二阶段,在汉魏小说中,青鸟随着西王母在道教中地位的提升而逐渐神化。汉魏小说中出现了青鸟传药和引人仙去的意象,青鸟的宗教意蕴初步形成。第三阶段,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青鸟意蕴更加的丰富与多样化。初步具备了宗教意蕴、情感意蕴和象征意蕴,为唐代青鸟丰富内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主要从青鸟的情感意蕴、宗教意蕴和象征意蕴三个方面分析唐诗中青鸟意象的丰富内涵。第一,青鸟的情感意蕴。青鸟作为传情使者一方面传递男女之间的爱慕相思之情;一方面传达亲朋好友之间的思念记挂之情。按照青鸟传情方式的差异,又可以将传递男女相思爱慕之情分为三方面,分别是青鸟飞来、青鸟飞去和青鸟隔绝。第二,青鸟的宗教意蕴。青鸟宗教意蕴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青鸟是神仙的使者;另一方面,青鸟是神仙境界的标志。与魏晋时期青鸟宗教意蕴不同的是,唐诗中的青鸟不再只是西王母的使者,还为其他仙人服务。第三,青鸟的象征意蕴。青鸟意象寄托了诗人远离世俗生活的美好愿望,象征自由超脱的美好境界。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唐代青鸟意象的成因,按照青鸟的情感意蕴、宗教意蕴和象征意蕴将其成因细分为三部分。第一,逐渐世俗化的文化心态与青鸟情感意蕴的形成。青鸟之所以从人类崇拜的神鸟变为人类的朋友甚至知己,进入人们的世俗生活,完成由圣入俗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唐代逐渐世俗化的文化心态。第二,道教的兴盛与青鸟宗教意蕴的形成。从汉末魏晋时期就开始兴盛的道教成就了青鸟的宗教意蕴;同时,唐代道教进一步的发展使得青鸟的宗教意蕴呈现出新的特点。第三,追求自由的时代精神与青鸟象征意蕴的形成。同样是描写青鸟自由超脱的精神,同样是对自由美好境界的向往,魏晋南北朝文人大多出于对现实的厌恶,怀有逃避的心理;而唐代文人更多的是受自由不羁的时代精神的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8
  • 一、唐前青鸟意象的形成和发展8-12
  • (一) 先秦典籍——青鸟从先民的图腾崇拜中分化出来8-10
  • (二) 汉魏小说——青鸟在宗教中进一步神化10-11
  • (三) 魏晋南北朝诗歌——青鸟意蕴的丰富与多样化11-12
  • 二、唐诗中青鸟意象的丰富内涵12-24
  • (一) 青鸟的情感意蕴13-18
  • (二) 青鸟的宗教意蕴18-23
  • (三) 青鸟的象征意蕴23-24
  • 三、唐诗中青鸟意象内涵的形成原因24-35
  • (一) 逐渐世俗化的文化心态与青鸟情感意蕴的形成25-29
  • (二) 道教的兴盛与青鸟宗教意蕴的形成29-33
  • (三) 追求自由的时代精神与青鸟象征意蕴的形成33-35
  • 结语35-38
  • 参考文献38-40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0-41
  • 致谢4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彬;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浣女意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炳海;;少皞命官 出王母信使——青鸟意象纵横谈[J];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05期

    2 黄圆;“青鸟”意蕴的历史变迁[J];贵州文史丛刊;2004年01期

    3 周俐;鸟:生命的转移──论古代小说中鸟的象征意义[J];淮阴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4 俞为洁;;鸟图腾的起源及崇拜对象——试论河姆渡文化之鸟图腾[J];民俗研究;1990年02期

    5 张从军;;汉画像石中的射鸟图像与升仙[J];民俗研究;2006年03期

    6 刘振中;鸿雁意象探源[J];齐鲁学刊;1996年01期

    7 谢鹏鹏;;春之司启,情之信使——浅析中国古诗中的青鸟意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洽;柳毅故事的文化解读[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李正学,王建萍;《李寄》主题刍议——兼议六朝文学中的女英雄形象[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3 张文澍;从《聊斋志异》中“女强人”形象看蒲松龄之妇女观及伦理思想[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4 王恒展;;《毛大福》本事考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5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6 孙绪武;;《醒世姻缘传》词语拾遗[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7 王平;;《醒世姻缘传》与《聊斋志异》俗信描写之比较[J];蒲松龄研究;2010年03期

    8 赵爱华;;《任氏传》与《聊斋志异》美狐形象的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9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张晓英;;“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临安;冯超卿;;北京孔庙建筑型制及外部空间特点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5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贾晋华;;古典禅与人间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虹;;“五脏相音”理论在耳鸣诊治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15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娜;;现代技术与奢侈关系的反思[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10 郝延霖;;论西域文学(代序)[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英娜;《淮南子》“道”论及其文艺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淑文;《尚书》德治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门立功;;独照之匠 窥意象而运斤——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滨州师专学报;1992年01期

    2 陈鹏翔;主题学研究回笼:——序王立的《中国古代文学十大主题》和《中国古典文学九大意象》[J];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04期

    3 敏泽;中国古典意象论[J];文艺研究;1983年03期

    4 李琳;近二十年来古典文学主题学研究法述要[J];学术交流;2004年09期

    5 陈庆纪;;文学主题学体系构建的持续努力——读王立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J];学术交流;2009年01期

    6 徐笑一;;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新创之作——读王立《中国古代文学主题学思想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02期

    7 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莹;中国文学艺术中的“水井”意象[D];暨南大学;2004年

    2 李朝芬;论美人意象的抒情模式及其文化内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王立洲;神女意象的文化蕴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明明;中国古代文学水仙意象与题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炳海;;少皞命官 出王母信使——青鸟意象纵横谈[J];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05期

    2 陈默溪;牟应杭;陈恒安;;贵州清镇平壩汉墓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5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文梅;论《花间集》中的花、月、鸟意象[J];四川戏剧;2005年03期

    2 赵厚均;汉魏诗歌中的鸟意象[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邹学慧;;宋词鸟意象文化意蕴[J];文艺评论;2011年08期

    4 王艳峰;;从陶渊明诗中的鸟意象看六朝时期意象意蕴的变迁[J];中文自学指导;2000年01期

    5 王莹;;鹰与鹤:唐宋诗词中鸟意象的嬗变[J];文学评论;2009年05期

    6 吴彬;;借百鸟意象赏析中国古典诗歌[J];艺术教育;2008年11期

    7 王玉娇;鸟意象与陶渊明玄学思想的形成探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赵忠煜;;舞动的精灵,回归的真朴[J];青年文学家;2010年01期

    9 邹学慧;;宋词鸟意象中的隐逸情结[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7期

    10 于雪棠;;《周易》鸿鸟原型及相关意象与上古文学[J];文学前沿;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霖;李思敬;;唐诗新诂[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2 欧阳维诚;;从唐诗中体会住宅风水[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3 匡海波;陈小荷;;唐诗文本自动分类的算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袁行霈;;唐诗风神[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5 高桥忠彦;;从唐诗看唐代的茶与佛教[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6 朱易安;;李白的价值重估——兼论李白的文化意义[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7 石云涛;莫丽芸;;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庆扬;;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国宁;;唐诗与西安旅游[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10 段文耀;;唐诗中的西域乐舞[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明;[N];解放日报;2004年

    2 阿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3 陈侣白;[N];音乐周报;2008年

    4 王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叶隽;[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罗晓晴;[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吕士君;[N];中国旅游报;2001年

    8 韩结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美绒;[N];房地产时报;2004年

    10 陶文鹏 赵建梅;[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岩;魏晋南北朝困厄文人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巍;平行原则下的唐诗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邱昌员;诗与唐代文言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水英;《文苑英华》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蕾;《玉台新咏》论稿[D];河北大学;2004年

    7 冉旭;《唐音统签》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洪迎华;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10 朱大银;唐代论诗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秀芹;唐诗中青鸟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博文;诗意的飞翔[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曹志亮;《诗经》鸟意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燕;《诗经》《楚辞》中鸟意象的文化透视[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良;图腾崇拜到物我同构的飞翔[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忠华;魏晋赋中的意象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郑慧;白居易诗歌在唐代的传播[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高翠霞;笛与唐代诗歌[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晓霞;唐代乐伎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毕伟玉;李攀龙唐诗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唐诗中青鸟意象的内涵及其成因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0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