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发布时间:2016-05-29 07:00

  本文关键词:“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01期

投稿

“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

 

【摘要】:在古代文学中存在着一种因人而施、随人赋文的"文体对拟"现象:精心摹拟某一作家的文体,并把这种摹拟的文体反施于所摹拟的作家,从而在文体的相互映发、两两相对之中,达到并且强化赞美、悼念、批评、商榷等特定效果。"文体对拟"发轫于两汉、兴于六朝,自唐宋诗人,特别是古文家登上文坛,"文体对拟"更极其盛。而明清以来对"文体对拟"批评、的格外重视,又与唐宋诗文在这一时期受到普遍尊奉大有关系。而从更广阔的范围看,"文体对拟"还与古代文学创作、批评中的其他许多现象如论诗诗、"当行"、"以汉人语对汉人语"等在文心与文学观念上有部分的相通之处。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韩愈以辟佛出名,有不少笺注家偏要在他的诗里找出暗用佛典的词句来,但是据钱钟书说:“只有《嘲鼾睡》第一首里‘有如阿鼻尸’那一句毫无疑义的用了佛典;借佛经里的话来嘲笑佛教徒,就像把野鸭身上的羽毛制成雁翎箭去射野鸭,是最凑巧不过的事。”①韩诗与佛教的关系姑置毋论,我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祥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李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陈彦辉;[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4 孙冬虎;[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5 杨永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谷曙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陈军;[J];图书与情报;2004年02期

8 唐春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彭建华;[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薛泉;[J];湘南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孟云飞;;[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2 李巍;;[A];司马迁与史记论集(第七辑)——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吴夏平;;[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雷恩海;;[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邹小站;;[A];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第二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绍良;[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黎星;[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许外芳;[D];复旦大学;2003年

4 魏景波;[D];复旦大学;2003年

5 刘再华;[D];复旦大学;2003年

6 郑永晓;[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张小艳;[D];浙江大学;2004年

8 章小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严国荣;[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文新;[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远航;[D];河北大学;2001年

2 延娟芹;[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芬芳;[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爱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苏小华;[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庆纪;[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志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韦春喜;[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何智慧;[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春梅;[D];四川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朝栋;;[J];古典文献研究;2003年00期

2 曹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陈明海;;[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7期

4 许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孙玉冰;;[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蒋金芳;;[J];文学教育(上);2011年06期

7 伍联群;;[J];菏泽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周圣煌;;[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杨胜宽;;[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1年00期

10 邓建;;[J];江汉论坛;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云孙;;[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2 邱瑰华;;[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唐红炬;;[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周本淳;;[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5 嚴壽澂;;[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6 艾岩;;[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7 张维;;[A];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陈文新;;[A];第三届全国桐城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铭善;;[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10 陆联星;;[A];第一届全国桐城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桂萍;[N];光明日报;2003年

2 李山;[N];光明日报;2002年

3 袁良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刘进 涤生;[N];光明日报;2003年

5 古耜(《海燕都市美文》主编);[N];文学报;2004年

6 李贵银;[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N];中国艺术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德胜;[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闵泽平;[D];武汉大学;2005年

3 赵俊波;[D];四川大学;2004年

4 孟伟;[D];复旦大学;2006年

5 叶宽;[D];武汉大学;2011年

6 王忠禄;[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茂林;[D];扬州大学;2004年

8 周羽;[D];上海大学;2010年

9 杨遗旗;[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杨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烈刚;[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琛;[D];暨南大学;2012年

3 魏海稳;[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修杰;[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凡林;[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刚;[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7 梧金丽;[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杨;[D];兰州大学;2012年

9 戴丹;[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陆娴;[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1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