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崇老庄:许地山道家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追崇老庄:许地山道家思想研究
【摘要】:许地山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独特的作家之一,他有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观,有深具传统道家特色的浪漫主义情怀,有不同于新文苑其他作家的文本书写和学术研究。许地山作品的写作背景广泛而独特——台南、闽粤、南洋和北京;人物形象或性格气质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特色;许地山的创作体现出深度的宗教化和哲理化。对于盛行“宏大叙事”的“五四”文坛,不管是对提倡个性解放的激情表达,还是对传统的否定以及对国民性无情的批判,许地山一直保持着冷静的评判和忠于内心情感的真实。正是这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使他的作品于浪漫之中有着学者般的深邃情思。他关注现实民生,力求寻找当下生活困境的解决之道。但是,他更加追求主体自我的精神超越,勤于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许地山对佛教、基督教、印度教和我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文化都兼容并蓄。然而,许地山这颗根深叶茂的思想文化之树,道家思想才真正是它的根和主干。他本人的性格气质、人生态度、创作特色以及学术研究倾向等都深深地刻载上道家思想的烙印。许地山为人真诚,童心未泯,喜欢自然和自由,对世间人事常常怀着平等和赤子之心。这些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和道家的贵真、自然、无为等思想一脉相承。本文追根溯源,以许地山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人生态度等作为研究背景,以许地山的小说、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倾向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知人论世”人文互证的研究方法,探究道家思想精髓在其文本中的具体体现,重点阐释对自然之境的亲近与崇尚、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隐逸与疏离、人物性格特质所体现出的阴柔与随顺,从而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许地山顺势安命的生活态度和他一贯追求的“法天贵真”的理想人格及精神境界。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居于主干地位,对于许地山而言,这是他个人所拥有的思想文化精华。本文以此为重点进行论证,在拓宽许地山思想研究范围以及深化其道家思想内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
【关键词】:许地山 道家思想 自然 无为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6.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3
- 第一节 研究综述与研究意义8-11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内容11-13
- 第一章 道家哲学范畴辨析13-20
- 第一节“道”与“道家”13-16
- 第二节“自然”与“无为”16-20
- 第二章 许真人的道家气象20-29
- 第一节 追本溯源话地山20-22
- 第二节 落花生的率真与纯朴22-25
- 第三节 坚守创作与研究的自由25-29
- 第三章 文本中蕴含的道家思想29-47
- 第一节 对自然的态度:亲近与崇尚29-35
- 第二节 对社会现实的态度:隐逸与疏离35-42
- 第三节 对人物性情的赞美:柔静与随顺42-47
- 第四章 人文同体皈依道家47-51
- 第一节 追求的生活态度:顺势安命47-49
- 第二节 皈依的理想人格:法天贵真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一、论文部分53-54
- 二、著作部分54-56
- 附录:许地山大事记及创作年表56-59
- 致谢59-60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群;黑暗中一朵绽放的晚香玉—论许地山笔下的春桃形象[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冯芳;;《愚妇人》的“委屈”——以佛学重新观照许地山受争议的散文《愚妇人》[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杨攀攀;梁晶晶;;拯救与文学——许地山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及意义[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巫小黎;;《玉官》与许地山“宗教沟通”的文化构想[J];文学评论;2008年03期
5 陈文;;也谈许地山早期创作的佛学意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雷文学;;超越命运之苦与求真适性——许地山创作与老庄思想浅论[J];咸宁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7 潘梦蝶;;如何集毁誉于一身——许地山《玉官》之我见[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9期
8 周俟松;;回忆许地山[J];新文学史料;1980年02期
9 王文英;朱立元;;略论许地山的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03期
10 黄维j;继续塑造美好女性的形象——许地山在香港的创作[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济访;;论道家思想对许地山的影响[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佩淋;许地山的佛教感悟与践行[N];中国民族报;2005年
2 吴昕孺;宗教怀疑论者许地山[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冯弘;许地山作品中的“佛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星光灿烂——许地山[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郭娟;谁没有忘记落花生[N];经济观察报;2011年
6 舒乙 早报记者 石剑峰 整理;“老舍的引路人是许地山,伯乐是郑振铎”[N];东方早报;2014年
7 马力;苍凉山景中[N];中国旅游报;2002年
8 徐国琦;空谷灵雨许地山[N];中华读书报;2013年
9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京雪;她的“麻花人生”,,正是历史的伤口[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10 傅翔;粗枝大叶与不了了之[N];文艺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丽艳;许地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2 李朦;许地山笔下的南洋形象[D];温州大学;2015年
3 秦萍;追崇老庄:许地山道家思想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6年
4 舒增付;漂泊意识与许地山的小说创作[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侠;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蔡汾锦;许地山和传统文化之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殷明琳;许地山人生美学观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王珊;论许地山作品的悖论色彩[D];河北大学;2014年
9 刘杰;简论许地山小说的艺术世界[D];西北大学;2006年
10 任春芹;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716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7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