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代文学史_唐代文学研究年鉴_《浙江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04 22:02

  本文关键词:唐代安南文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3年

唐代安南文学研究

高烈  

【摘要】:地域文学研究是古代文学、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之一。安南文学作为南方地域文学之一隅,构成唐代文学时空的一个方面。这一领域学界已有涉及,但鉴于论述重点和视角等的不同,它仍有继续开拓的空间。作为研究唐代文学生态和唐与周边文化交流的线索,安南文学与唐中央的政治、文化等制度有着密切联系。本文立足于文献,考论这一文化线索中的文学活动。 其一,溯源内地与安南的历史交往,侧重于阐论前者对后者的文化意义、中央政府对安南的管理,如唐代都护府的设立。其中,唐代的政治、文化制度对安南文学之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于“南选”、“科举”两大制度的影响。其二,安南文学实包括本土文学和流寓文学两个方面,前者指当地人的文学活动,后者的主体是北方流贬安南的迁谪文人或仕于安南的士大夫。勾考这两类中的作家及其文学活动,是研究内地对安南文学影响和彼此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其三,广宣是安南籍诗僧,著有《红楼集》,《全唐诗》尚保存诗歌一卷。作为中唐时期十分活跃的诗僧之一,广宣与中唐众多诗人有交往,本文拟设专章谈论他的交游情况。 综上,我们可以揭橥安南文学的历史原貌及其成就,在历史坐标中,也大体可以定位它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显群;唐代的南选制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程建虎;;应制诗的区别及成因探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胡可先;;新出土唐代诗人廖有方墓志考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沙红兵;;“文体对拟”:古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的一个特点——以古文(批评)家的创作与批评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下定雅弘;;孟浩然对陶渊明的敬慕:从前期到后期的变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4 项晓静;;刘仁轨研究三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曾良;;明清小说词语俗写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周阿根;;任景述墓志录文校补[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7 林虹;试论白居易的妇女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梅华;;平衡的打破与重建——韦应物性格的独特性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李军;;论刘驾诗歌的艺术特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徐礼节;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作年考辩[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晋华;;古典禅与人间佛教[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立;;古代越南儒学教育评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王腾;;隋唐五代西域罗氏流寓中国与敦煌罗氏家族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4 冯金忠;;唐代河朔藩镇武职僚佐的迁转流动——以与中央朝官间的流动为中心[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5 范兆飞;;从墓葬地看隋唐太原郭氏的迁移[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6 张强;;论屈原“发愤以抒情”文艺思想的形成及对后世的影响[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7 廖名春;;《论语》“学而时习之”章新探[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8 李佳;;试论《国语》的篇章结构[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9 周仕慧;;论乐府诗中的三言节奏与词[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李晓敏;;从《太平广记》看隋唐民众的佛教信仰心态[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五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珊珊;明清侯官许氏家族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静;韩偓诗歌意象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邱海珍;《连城璧》、《十二楼》女子形象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8 杨海花;《尔雅》词语与《汉语大词典》订补[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域铖;宋诗对白居易诗的受容与超越[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旭东;柳文系年补正[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的南音[J];音乐世界;1985年09期

2 张涛;叶君远;;文学史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人社团[J];河北学刊;2006年01期

3 肖智才;蒋利;;神秘性 历史性 文学性——对王度《古镜记》的多重阐释[J];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4 王晓敏;;试论《史通》对唐代《左传》学研究领域的拓展[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查明昊;唐代诗僧文化的几个问题[J];皖西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吴怀东;余恕诚;;文、史互动与唐传奇的文体生成[J];文史哲;2010年03期

7 毛炳汉;兼顾学术性和文学性——《六朝如梦鸟空啼》印象[J];理论与创作;2001年04期

8 毕绪龙;;“纯文学”讨论迷思[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熊婷婷;;从戏剧性看戏剧翻译[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贾永雄;;文学语言的魅力之源探析[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波;;媒体时代的文学现状——近期文学热点话题[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2 罗岗;;现代“文学”在中国的确立——以文学教育为线索的考察[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4 霍俊明;;“大河”文学“重读”的空间与可能[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5 姜媛;;电视节目叙事的文学性植入与文学精神的消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义;;学科的尴尬与学者的自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7 余子龙;;编辑的文化寻根[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8 杜玉亭;;兀良合台出师安南考[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9 王成军;;书信与书信文学之理论问题[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赵山林;;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林初;[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春芳;[N];深圳特区报;2011年

3 朱辉军;[N];文艺报;2010年

4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N];人民日报;2011年

5 赵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蕾;[N];光明日报;2010年

7 胡平;[N];人民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慧;[N];浙江日报;2011年

9 韩小蕙;[N];文艺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喻乐;[N];湘潭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栋;《景德传灯录》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杨健;南朝江东本土文人创作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韩立新;唐代干谒诗中的士人形象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4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吴塔娜;《青史演义》文献史科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晁成林;宋前文人入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志强;乔纳森·卡勒的文学理论范式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王秀林;晚唐五代诗僧群体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郝红霞;中晚唐文学的南方化[D];复旦大学;2012年

10 金兵;文学翻译中原作陌生化手法的再现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烈;唐代安南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2 朱春燕;文学性与话语偏离[D];浙江大学;2006年

3 廖丽蕾;虚构与真实的文学法律学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孟祥春;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学的书写与消费[D];西北大学;2010年

5 霍胜侠;20世纪西方含混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薛向娟;《墨子》文学性探微[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7 杜志峰;[D];浙江大学;2004年

8 黄丽娜;文学形式与文学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胡平平;从文学到文学性:图像社会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高志明;《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唐代安南文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0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60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3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