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钟嵘诗源情_发于天籁本乎人情刘勰_《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2009年

发布时间:2016-07-06 19:11

  本文关键词:刘勰“情”论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2009年

刘勰论儒佛道三教关系——以《灭惑论》为中心

张勇  

【摘要】:南北朝时期,道教借助本土文化优势,与儒家联合在一起,对佛教进行猛烈批判。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刘勰出于维护佛教之目的,对道教与儒家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态度。对道教,刘勰首先扯下罩在其上的"儒家"与"老子"这两张"护身符",把它剥离为一种神仙方术,再对之进行以牙还牙式的批判;对儒家,则利用佛教的"二谛说"与儒家的"经权观"努力调和两者在伦理观念等方面的矛盾。在刘勰的思想体系中,儒佛道三教思想既可以相互融合,同时又有层次上的区别,佛为上,儒为中,道为下。理清刘勰的三教观,对解决《文心雕龙》的指导思想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进入了相对独立发展的阶段,,经典的大量译人,般若学的流行,佛性论的兴起,佛教以其强大的理论魅力与信仰诱惑征服了当时的高官贵族与普通百姓。此时的道教,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再经过斋蘸仪式的清整,逐渐摆脱了民间宗教的粗糙形式,从而具备了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强;试论佛教论争对刘勰折衷方法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普慧;;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佛教神学思想[J];文艺研究;2006年10期

3 高永旺;;刘勰的佛学思想与价值取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4 郜积意;汉晋学术转变与《文心雕龙》思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5 乔守春;;刘勰佛学思想散论[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赵耀锋;;论佛学对《文心雕龙》的影响[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于永顺;宇琳;;也论刘勰及《文心雕龙》背后的佛教思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吕永 ,周森甲;《文心雕龙》之“道”辩——与马宏山同志商榷[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9 李大西;论“神思”与灵感及自由之关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姜广振;;论《维摩诘经》思想对刘勰的影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明华;;“登高能赋”和“登高必赋”两说与刘勰文学理论的传承关系[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2 蔡宗阳;;论譬喻的分类[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3 蔡钟翔;;金圣叹的小说结构理论[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韩品峥;;刘勰与定林寺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黄宗英;;以生命偿付大自然[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6 黄广华;;《文心雕龙》与因明学[A];因明研究[C];1990年

7 陈长义;;在复古文学观影响下的唐代小说理论[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8 钱永波;;弘扬优秀六朝文化,促进名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刘明华;;“芟繁剪秽 弛于负担”——科技期刊稿件修改之我见[A];辽宁省科技期刊编辑优秀论文集[C];1997年

10 朱文民;;定林寺名称由来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扬州大学 顾农;[N];人民政协报;2009年

2 张晶;[N];光明日报;2004年

3 龙选理;[N];协商新报;2006年

4 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 刘强;[N];光明日报;2008年

5 胡家祥;[N];光明日报;2005年

6 涂光社 辽宁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N];沈阳日报;2010年

7 彭玉平;[N];光明日报;2008年

8 彭玉平;[N];协商新报;2008年

9 马斗全;[N];光明日报;2003年

10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王琼;[N];中华建筑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勇;唐代颂赞文体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王欣;中古文学场域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高云;四萧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傅刚;《昭明文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8年

5 仇海平;秦汉魏晋南北朝奏议文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军;《文心雕龙》的篇章语用学思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韩毅;宋代僧人与儒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9 戚良德;《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玉璞;“三教合一”与宋代士人心态及文学呈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淼;刘勰“势”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石静;刘勰“情”论探微[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炜;刘勰文学创新思想新探[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红利;刘勰的文学风格论试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5 李靖华;刘勰与《文心雕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唐春亮;刘勰与萧统诗歌观之异同及其成因[D];扬州大学;2003年

7 祝慧芳;论刘勰的文学语言观[D];山东大学;2012年

8 胡亚萍;刘勰的应用文写作理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乔静静;刘勰“性灵说”探微[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梅;《文心雕龙》“物色”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刘勰“情”论探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6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b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