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与求变:中国文论当代重建的三个维度
本文关键词:徘徊与求变:中国文论当代重建的三个维度
【摘要】:近年来,文学理论界一直在倡导重新挖掘、整理和转化中国传统文论中的资源,激活其中有生命活力的精神,对过去学界一味倒向西方理论怀抱、唯西方马首是瞻的做法做了反思,这种清理是有必要的。但要促进传统的古典文论的转化和创新,重新建构当代中国文学理论体系,仍然离不开三个重要的理论维度:首先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语境,挖掘传统文论资源,激活其中有价值和可生长的生命活力,形成与现当代文论的对接;其次在建立古代文论主体性,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要忽视吸纳和借鉴西方文论中有真知灼见的理论成果的重要性,否则会陷入盲目排外的自闭状态;第三是强调文论发展的当代意识,无论是立足传统去创新,还是中西对话突显民族特色,关键问题是能否让文学理论回应当下文艺创作的现实,能否面对媒介文化、消费文化、流行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做出及时回应和恰当判断,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者单位】: 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传统文论 当代文论 转化与重建
【基金】: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项目“文以载道:传统与中国当代民谣传播导向研究”(项目编号:16BZW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一百多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继承、创新和演化,中国文学理论潜在地沿着自身发展的理路缓缓前行,同时应对本土产生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也作出了一些回应和片断化的总结,如古代文论对古典诗词研究的诗话、诗论、词话、曲论等。虽然这些理论、论著可能赶不上西方文论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祝;当代文论的生成语境和话语策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金雅;;梁启超文论创构与当代文论建设[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左其福;;精神诉求与人文关怀——当代文论喧哗中的思考[J];文艺评论;2006年03期
4 赖大仁;;当代文论:危机及其应对[J];学术月刊;2007年09期
5 胡吉星;;当代文论中的古代“教化”范畴[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范昀;;反抗性话语与当代文论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03期
7 钱中文;;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我国当代文论建构浅议(代前言)[J];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0期
8 王岳川;当代文论精神症候与文化空间拓展[J];思想战线;2005年04期
9 吴炫;;当代文论的若干“中国问题”及理论期待[J];山花;2007年05期
10 伍雪梅;试析《人间词话》及其对当代文论建设的启示[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俊蕾;;当代文论转型中的危机表现[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李春青;;试论当代文论话语建构之路径、存在问题及出路[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刘淮南;;“两结合”源流纵横谈[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元义;当代文论建设与文艺批评发展[N];文艺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毛莉;由“强制阐释”到“本体阐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真;论中国当代的《毛诗·大序》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8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6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