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网络基因转换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的网络基因转换
【摘要】:文学与网络结缘是不可避免的,文学需要传播,网络传播的内容需要丰富。同时,文学与网络的结合也形成了网络文学在本质规定性方面"文学基因"与"网络基因"的融合。网络文学既脱离不了文学性这一根本属性,又必然在审美特性和传播渠道方面体现出网络传播的技术基因特征。因此,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技术环境下的文学新现实,其传统的审美特性必然被新的网络基因改造和更新,审美主体的民间立场、审美态度的娱乐化倾向、审美价值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博弈等表现,都是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审美特性在网络技术基因方向上的体现与延展,也是网络文学审美独特性之所在。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网络文学 审美特性 网络传播 基因转换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网络文学在过去的20多年间,发轫萌芽、破网而出,即使从1998年台湾网络写手蔡智恒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红遍网络,网络文学依然在网络界、学术界和网民中毁誉参半,被观望甚至质疑;直到近年来被各方逐步接受,网络文学风生水起对传统文学艺术造成巨大冲击,应该说,这一文学生产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苟萍;;浅谈我国广告语言的审美性[J];文学教育(上);2013年02期
2 董学文 ,张冬青;读《艺术的审美特性》[J];中国图书评论;1988年01期
3 张振海;;当今农民的审美特性[J];戏剧文学;1993年02期
4 陈孝英,魏久尧;文学喜剧的基本审美特性[J];人文杂志;1995年04期
5 高素霞;;浅谈散文的审美特性[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11期
6 孟修祥;;论汉代楚歌“悲怨”审美特性之成因[J];阅江学刊;2012年05期
7 杨春时;悲剧的审美特性[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8 王雪梅;;儿童广播剧审美特性初探[J];现代传播;1993年06期
9 章君;论电影节奏的审美特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4年02期
10 詹七一;论文学的审美特性[J];昆明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奔 刘彦君;戏剧本体 审美特性 实践理性[N];文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路华;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性[D];延安大学;2014年
2 杜林;网络文学审美特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郑飞;修辞范畴“风”:语用环境中的语义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韦杰;景观中水景审美特性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5 田星;论味觉经验的审美特性[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22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22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