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朱自清散文文体的独创性及特殊的“语言指纹”

发布时间:2017-08-26 02:17

  本文关键词:朱自清散文文体的独创性及特殊的“语言指纹”


  更多相关文章: 朱自清 散文文体 语言指纹 形式美学


【摘要】:朱自清创作伊始,就跟随陈独秀、胡适高擎"文学革命"的旗帜而身体力行;在实施"白话文"的语体革命和文体形式美学的重建中,切切实实地在文体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施展非凡的才华与心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以"领导着文坛"的先锋姿态,独创了"小说"、"全真"、"感觉"、"特写"、"诗画"体等散文体式以及很多单个文本形态各异的经典,并在"白话"文本上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特殊"语言指纹",生动地表现了朱自清投身"五四"文学革命的先锋性、走向大众审美的通俗性以及向旧文学示威的"美文性";其"美文"文体创造的经验弥足珍贵,值得现当代文学研究者和文学史家予以深入地学理性研究。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江苏省作家协会;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文体 语言指纹 形式美学
【分类号】:I207.65
【正文快照】: 关于朱自清散文文体的审美创造,至今还没有学者进行过专门的研究。著名作家王蒙说过:“文体是个性的外化。文体是艺术魅力的冲击。文体是审美愉悦的最初的源泉。文体使文学成为文学。文体使文学与非文学得以区分。”[1]文体在作家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审美方面看,文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昌江;朱自清散文的风趣[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徐礼宾;朱自清散文中的色彩运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S1期

3 王保平;浅析朱自清表现“绿”的一些手法——读朱自清散文《绿》[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4 梁桂;论朱自清散文的情感风貌[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5 樊俊英;论朱自清散文的风格[J];集宁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6 王倩;朱自清散文中比喻的运用[J];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郝福伟;朱自清散文的人格魅力[J];名作欣赏;2005年06期

8 王雪荣;;试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美[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2期

9 韦星;;论朱自清散文中的人伦之道[J];江汉论坛;2010年04期

10 郭玉红;;别致的构思 精巧的结构──朱自清散文《绿》赏析[J];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向超;;浅谈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美[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姚虔之;“朱自清散文奖”全国关注[N];扬州日报;2010年

2 建国 凌鹏;朱自清散文奖在扬启动[N];扬州日报;2010年

3 记者 赵天 孔茜 王鹏;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评选启动[N];扬州日报;2011年

4 新华社 蒋芳;首届朱自清散文奖扬州揭晓[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5 记者 赵天 孔茜 王璐 王鹏;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颁奖[N];扬州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王鹏 赵天 楚楚 凌鹏;扬州作家纵论前行动力[N];扬州日报;2010年

7 王鹏 赵天 楚楚 凌鹏;城市的魅力在于文化积淀[N];扬州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鹏 赵天 孔茜;“朱自清代表着文化扬州”[N];扬州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 赵天 楚楚 凌鹏;一座城市与文学的美好约定[N];扬州日报;2010年

10 徐敏;“快乐学习”莫入误区[N];解放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梦姣;中学朱自清散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黄汉云;论朱自清散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蒋德均;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艺术美[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沈霞;朱自清散文:真与美的完美融合[D];苏州大学;2009年

5 刘继权;朱自清散文的艺术及文化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强;论朱自清散文的审美特征[D];扬州大学;2006年

7 张新珍;朱自清散文新论[D];武汉大学;2004年

8 井慧宁;朱自清散文英译中通感美学价值的对比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宝毓;中小学语文朱自清散文文本的多元解读及其实践策略[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10 刘小杏;从接受美学看朱自清散文英译中的意境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39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739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