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3:02

  本文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急诊科 护士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1.在护士中对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进行修订。 2.使用修订后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调查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1.首先在542名护士中对CD-RISC心理弹性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其次将542名护士随机分成样本1和样本2,,分别对原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与信效度检验。 2.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抽取郑州市6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40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同时抽取急诊科护士所在医院的260名门诊护士作为对照。研究工具包括5份调查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修订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采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1.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后,得到的适合于护士的CD-RISC心理弹性量表包括23个项目3个因子,分别是“坚韧性”因子、“适应性”因子和“目标实现”因子。该问卷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护士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 2.通过对比发现,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总分为58.06±13.64分,门诊护士的心理弹性总分为53.12±10.99分,二者的心理弹性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急诊科护士“适应性”因子及“目标实现”因子的得分高于门诊护士,二者的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 0.001)。 3.年龄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在方差分析中心理弹性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坚韧维度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工作年限对心理弹性的影响在方差分析中心理弹性总分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其他3个维度(坚韧、适应、目标实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 4.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与其社会支持(r=0.669, P 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其自我效能(r=0.596, P 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压力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680, P 0.01)。 5.心理弹性高分组和心理弹性低分组急诊科护士在自我效能总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积极应对维度得分的差异显著(P 0.001)。 6.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的主要预测因子为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这些变量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共解释了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63.4%。领悟社会支持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发展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可单独解释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46%。 结论 1.修订后的CD-RISC心理弹性量适合用于评估护士的心理弹性。 2.整体上看,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显著高于门诊护士的平均水平,但是仍有一部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 3.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护理工作年限、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积极应对。
【关键词】:急诊科 护士 心理弹性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1-12
  • 引言12-17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13-16
  • 2.1 心理弹性的概念13
  • 2.2 护士心理弹性的测量工具13-14
  • 2.3 护士心理弹性的实证研究14-16
  • 3 研究思路16-17
  • 第一部分 CD-RISC 心理弹性量表的修订及质量分析17-28
  • 1 修订理由17
  • 2 研究程序17
  • 3 预测结果17-18
  • 3.1 研究对象17-18
  • 3.2 信度检验18
  • 3.3 效度检验18
  • 4 正式施测与质量18-28
  • 4.1 研究对象18-19
  • 4.2 工具19
  • 4.3 统计分析19-20
  • 4.4 结果20-26
  • 4.5 讨论26-27
  • 4.6 结论27-28
  • 第二部分 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28-48
  • 1 研究对象28
  • 1.1 样本的纳入及排除标准28
  • 1.2 样本量计算28
  • 2 研究方法28-30
  • 2.1 工具28-29
  • 2.2 资料收集29
  • 2.3 统计分析方法29-30
  • 3 质量控制及伦理原则30
  • 3.1 质量控制30
  • 3.2 伦理原则30
  • 4 结果30-43
  • 4.1 调查对象的人口社会学特征30-31
  • 4.2 急诊科护士和门诊护士的心理弹性状况31-35
  • 4.3 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35-39
  • 4.4 心理弹性高低分组急诊科护士的差异比较39-40
  • 4.5 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40-43
  • 5 讨论43-47
  • 5.1 急诊科护士的人口社会学特征43
  • 5.2 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弹性状况43-44
  • 5.3 急诊科护士心理弹性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44-46
  • 5.4 对策及建议46
  • 5.5 研究不足及展望46-47
  • 6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3
  • 综述53-61
  • 参考文献59-61
  • 附录61-72
  • 个人简历72-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光香;宫庆慧;李玉丽;;医院护士心理弹性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08期

2 谭峰;曹允芳;曹丹凤;常佃沙;;ICU男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2年34期

3 姚桂英;刘予玲;李树雯;梁文娟;;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在护理人员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17期

4 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5 高翔;徐祥刚;;量表CD-RISC在空中交通管制员中的应用[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解亚宁;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7 张钰;任景敏;黄健;李敏;张佳佳;廖文君;胡茂柱;;心理弹性问卷中文版在军校大学生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爱华;意外创伤者的心理弹性及其发展模型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6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1086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8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