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家庭因素对儿童哮喘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0 15:04

  本文关键词:家庭因素对儿童哮喘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儿童 哮喘 自我管理 家庭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调查儿童哮喘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家庭环境、家庭功能与儿童支气管哮喘控制水平的状况;以探讨家庭因素与儿童哮喘控制状况的相关性,为日后制定有效的家庭自我管理计划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的120例4-11岁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向患儿及其父母发放基本资料调查表、儿童哮喘家庭自我管理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结果1.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的经济条件等对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水平有影响。2.哮喘患儿家庭环境量表得分表明,未控制组与部分控制组、完全控制组比较,未控制组的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等得分较低,矛盾性及控制性得分较高(P0.05)。与部分控制组比较,完全控制组的文化性得分较高,而矛盾性得分较低(P0.05)。三组之间的家庭功能各因子得分间均存在差异(P0.05)。与未控制组相比较,完全控制组、部分控制组的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未控制组(P0.05)。3.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CAT)得分与FES~CV中的矛盾性、控制性得分呈负相关;与亲密度、情感表达、独立性、文化性、娱乐性等得分呈正相关。C~CAT得分均与FAD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和总体功能等因子的评分呈负性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ES的情感表达、文化性和控制性及FAD的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对C-ACT得分有影响。结论1.母亲的文化水平及家庭收入水平较高、患儿的病程长及居住地为城市地区哮喘患儿,对提高哮喘家庭自我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因此应重视改善家庭因素。2.家庭功能与家庭环境与儿童哮喘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医护人员应注意指导帮助家长提高家庭功能和改善家庭环境。
【关键词】:儿童 哮喘 自我管理 家庭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473.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对象和方法9-13
  • 1 研究对象9
  • 1.1 纳入标准9
  • 1.2 排除标准9
  • 2 研究方法9-11
  • 2.1 抽样和分组方法9
  • 2.2 研究工具9-11
  • 3 资料收集11
  • 4 资料分析11-13
  • 4.1 资料收集与整理11
  • 4.2 统计描述11-12
  • 4.3 数据分析12-13
  • 第二章 结果13-22
  • 1 三组哮喘患儿的家庭基本资料的比较分析13-15
  • 2 哮喘患儿家庭自我管理水平各维度评分15
  • 3 影响哮喘患儿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分析15-18
  • 3.1 母亲不同文化程度的家庭自我管理状况的比较分析16
  • 3.2 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16-17
  • 3.3 不同病程的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17-18
  • 3.4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18
  • 4 三组家庭环境量表中各维度比较分析18-19
  • 5 三组家庭功能量表中维度比较分析19-20
  • 6 家庭环境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相关性分析20
  • 7 家庭功能与儿童哮喘控制评分相关性分析20-21
  • 8 家庭因素对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21-22
  • 第三章 讨论22-29
  • 1 儿童哮喘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状况和其影响因素的分析22-24
  • 1.1 不同母亲文化程度的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22-23
  • 1.2 不同家庭月收入的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23
  • 1.3 病程的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23-24
  • 1.4 家庭居住地的家庭自我管理水平的比较24
  • 2 家庭环境与儿童哮喘控制状况的相关性分析24-25
  • 3 家庭功能与儿童哮喘的控制状况相关性分析25-27
  • 4 家庭环境对儿童哮喘的控制状况的作用27-28
  • 4.1 情感表达27
  • 4.2 文化性27-28
  • 4.3 控制性28
  • 5 家庭功能对儿童哮喘控制状况的作用28-29
  • 结论29-30
  • 研究的意义和局限性30-31
  • 参考文献31-34
  • 综述34-52
  • 参考文献45-52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52-53
  • 附录53-71
  • 致谢71-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庆玲,温志红,卢美花;哮喘儿童发病情况与行为问题的调查分析[J];广西预防医学;2000年01期

2 王晓梅;哮喘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健康教育;2000年04期

3 韩连书,顾洪亮,钱跃琴,戴家熊,苏渊;管理和教育对哮喘儿童治疗的影响[J];中华儿科杂志;2001年09期

4 汪积玲;对哮喘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讨[J];江苏卫生保健;2001年02期

5 廖耀玲;儿童哮喘的护理进展[J];南方护理学报;2001年02期

6 李世君,黄光曙,张静;对哮喘儿童进行自控管理的探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陈志宏,杨俭治,郑敬阳,朱振宏,卓志强;哮喘儿童250例社区管理[J];现代康复;2001年03期

8 吴曙粤,潘革,王淑萍,陈惠文,凌明,苏惠娴,陶志华,钟薇,赖春华,彭月桂;96例哮喘儿童规范治疗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6期

9 谢庆玲 ,温志红 ,黄莹 ,胡琼燕 ,谭颖;哮喘儿童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测定[J];广西医学;2003年11期

10 丁建萍,申鲁生,吴平,王金香,郑肖玲;哮喘儿童规范化管理的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运春;张信良;吴丽慧;留佩宁;胡晓光;;哮喘儿童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白介素-8水平测定及其定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长山;;儿童哮喘的评估[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志敏;;年幼儿童哮喘的诊断与治疗[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4 纪艳彬;;儿童哮喘的哲学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赵京;赵锰;张霆;谢晓桦;陈育智;戴耀华;;血铅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哮喘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6 吴英;;成都地区827例哮喘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0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暨中欧变态反应高峰论坛参会指南/论文汇编[C];2010年

7 茅宝山;;少儿哮喘40例临床分析及230例哮喘儿童皮肤过敏原测试分析[A];第一届全国变态反应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赵秀勉;;浅析对哮喘儿童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雯;黄敬华;李莉;;基层医院儿童哮喘护理管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赵原江;;哮喘患儿的心理护理[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群;改善儿童哮喘 调整环境是关键[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曹淑芬;哮喘儿易发胖[N];大众卫生报;2006年

3 青云;哮喘患儿易发胖[N];医药经济报;2006年

4 高春东;远离哮喘从认知开始[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保健时报记者 邱爽;宝宝哮喘要防“冷”[N];保健时报;2006年

6 赵津;哮喘可以控制难以根治[N];天津日报;2007年

7 副主任医师 韩咏霞;哮喘儿童能否上体育课[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孙燕明;哮喘患者在缓解期也不能忽视药物治疗[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9 姜波;哮喘患儿能运动吗[N];家庭医生报;2008年

10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二院儿科 侯伟 副教授 刘海燕 主治医师;儿童哮喘的诊断和治疗[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明;二氧化氮诱导大鼠哮喘易感性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2 姚应水;哮喘患病的环境因素系统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文雅;2010-2011年北京地区14岁以上人群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王强;空气污染与哮喘相关基因多态性对儿童哮喘影响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5 李艳春;白细胞介素-23对哮喘小鼠记忆T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6 桂芹;中国重庆汉族哮喘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和易感基因的定位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7 周卫芳;药物和低剂量照射干预哮喘免疫调节机制的探讨[D];苏州大学;2011年

8 倪玉婷;平喘摩按法治疗儿童哮喘与呼吸音信号分析应用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刘传合;趋化因子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10 林[?钊;刘伟胜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整理与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佳鸿;哮喘儿童家庭管理与韧性、生命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田文秋;哮喘患儿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外周血白细胞、嗜酸粒细胞及肺功能相关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李欣璐;新疆某地区哮喘患儿主观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平献红;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和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儿童慢性中度持续期哮喘的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王雯;25(OH)D水平对哮喘小鼠YKL-40、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日照对25(OH)D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5年

6 周媛;穴位贴敷治疗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哮喘与单纯哮喘疗效差异性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马晓燕;氧化应激-JAK/STAT信号通路在PM_(2.5)诱导哮喘加重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罗新兵;贵阳地区400例哮喘儿童病情控制状况及家长对疾病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D];贵阳医学院;2015年

9 努日耶·艾力肯;哮喘儿童血浆IL-4、IFN-γ测定及其与过敏原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10 曾繁睿;成人哮喘血清VitD水平与部分Th1/Th2因子及肺功能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8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568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