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个体化营养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16:07

  本文关键词:个体化营养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恢复作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直肠癌 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前切除术 个体化营养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对拟行直肠癌前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案对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效果。 (1)比较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患者与常规护理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差别,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患者营养状况影响; (2)比较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患者与常规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拆线时间、骶引拔除时间、术后肠外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的差别,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时间的影响; (3)比较围手术期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患者与常规护理患者术后排便功能得分的差别,探讨个体化营养护理对患者排便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选择2012年5月到2013年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外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案。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行营养评估,计算患者所需热量,根据不同患者所需热量制定个体化营养计划,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材料,讲解营养状况对疾病预后的重要性及围手术期饮食指导等相关知识;每日记录患者的营养支持和膳食情况,根据患者能量摄入情况调整患者营养方案。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营养状况(体重、BMI、血清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拆线时间、骶引拔除时间、术后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及排便功能。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计量资料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将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计量资料先采用柯尔莫哥罗夫-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mov)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资料的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 结果 1根据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入组56例直肠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别进入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住院期间无失访及死亡病例,最终纳入5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 2试验组患者入院次日晨体重均值为61.68±8.53kg,与术后10日体重相比,平均下降1.48±0.66kg;对照组患者入院时体重均值为65.80±8.48kg,比术后10日体重平均下降2.07±0.65kg。两组患者体重变化经两独立样本[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术后10日BMI均较术前下降,试验组术后BMI为22.11±2.37kg/m2,对照组为23.34±2.24kg/m2,两组患者BMI经两独立样本[检验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两组患者入院次日、术后1日、术后7日的ALB、PALB、TRF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LB、PALB、TRF水平的时间因素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考虑分组因素,患者的ALB、PALB、TRF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分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考虑时间因素,干预水平的不同,ALB、PALB、TRF水平不存在差异性;PALB、TRF水平的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5),即随着时间的不同,两组患者的PALB、TRF水平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两组患者术后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呈先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趋势,转铁蛋白呈逐渐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7日前白蛋白升高较明显(P0.05),术后7日转铁蛋白下降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两组患者中,16例患者术后至少发生一种及以上并发症,占28.57%。7例患者发生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占12.5%,其中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2例;4例患者发生切口并发症,占7.14%,其中切口感染3例,切口裂开1例;6例患者发生肺感染,占10.71%;1例患者发生尿潴留,占1.79%;5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占8.93%;1例患者发生肠梗阻,占1.79%,两组患者经卡方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6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平均时间为2.73±0.84d,首次排便平均时间为6.36±1.17d;平均拆线时间为7±0.87d;拔除骶前引流管平均时间为8.89±1.57d;供给肠外营养平均时间为5.82±1.49d;住院时间平均为16.64±5.82d。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且患者术后拆线时间、拔除骶前引流管时间、肠外营养供给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7根据徐忠法式五项十分制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较好,11例患者评为优,13例患者评为良,4例患者评为一般。两组患者经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案能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 2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案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包括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拆线时间、骶引拔除时间、肠外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 3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案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 4基于本研究结果,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价和监测作为临床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适时、合理地制定营养护理措施,以促进直肠癌患者的术后恢复。
【关键词】:直肠癌 围手术期护理 直肠前切除术 个体化营养护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473.73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4
  • 前言14-19
  • 1 研究背景14-15
  • 2 研究现状15-17
  • 3 概念框架17-18
  • 4 研究目的18-19
  • 对象与方法19-26
  • 1 研究对象19
  • 1.1 样本的选择19
  • 1.2 纳入标准19
  • 1.3 排除标准19
  • 1.4 样本量的估计19
  • 1.5 分组方法19
  • 2 研究方法19-24
  • 2.1 营养干预方案20-21
  • 2.2 测量指标及工具21-22
  • 2.3 相关概念22-23
  • 2.4 资料收集方法23
  • 2.5 统计方法23-24
  • 3 质量控制24
  • 4 伦理原则24-25
  • 5 技术路线图25-26
  • 结果26-36
  • 1 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26-28
  • 1.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的比较26
  • 1.2 两组患者术前营养状况的比较26-28
  • 2 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28-36
  • 2.1 干预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28-32
  • 2.2 干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32-34
  • 2.3 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影响34
  • 2.4 干预对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34-36
  • 讨论36-44
  • 1 直肠癌患者基线资料分析36
  • 2 个体化营养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36-41
  • 2.1 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变化情况36-39
  • 2.2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9-40
  • 2.3 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40-41
  • 2.4 改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41
  • 3 围手术期营养护理的探讨41-44
  • 3.1 营养状况的监测42
  • 3.2 个体化营养护理及营养治疗小组设立的必要性42-44
  • 结论44-45
  • 1 主要结论44
  • 2 研究不足44-45
  • 参考文献45-5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2-53
  • 附录53-63
  • 综述63-74
  • 综述参考文献69-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德森;;结直肠癌流行趋势及其对策[J];癌症;2009年09期

2 孙曦羽,邱辉忠;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J];癌症进展;2004年06期

3 林国乐;邱辉忠;肖毅;吴斌;;直肠类癌手术方式的探讨[J];癌症进展;2009年03期

4 秦环龙,吴肇汉;营养与结直肠肿瘤[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1年01期

5 高勇;彭南海;;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年03期

6 钟志强;宋茂民;白日星;程石;;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6年04期

7 方玉;杨锐;王艳莉;辛晓伟;张联;;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现况调查[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年01期

8 钟静;梁涛;刘春娟;印义琼;;结直肠癌病人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术后清蛋白和住院时间的比较[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年01期

9 黄明君;陈凤姣;杨苹;汪晓东;李卡;;NRS-2002评估术前直肠癌患者营养状况和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20期

10 李卡;黄智;席望荣;黄明君;汪晓东;;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前不同营养状态对术后康复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迟俊涛;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营养不良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88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huliyixuelunwen/5688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