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人字形密肋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分析
[Abstract]:The herringbone-ribbed reticulated shell consists of a multi-ribbed plate intersecting at the ridg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mmon working performance of reticulated shell roof and substructure under vertical load,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roof is solved based on the displacement method, and the internal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the point supported roof and the whole structure roof are compared and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On this basis, the effects of lateral stiffness, sagit-to-span ratio and rib stiffness of the substructure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stiffness and the rise-span ratio of the top floor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roof, and the axial force and the rise-span ratio of the roof are nonlinear, and the roof has a strong arched transmission property, and the ridge is similar to the tie bar of the arch, and compared with the point-supported roof, The joint work increases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lower transverse chord and causes the axial force of the lower floor,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edge beam of the roof should b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double eccentricity force, and the adoption of special shaped columns on the top floor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adjus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roof. When the special-shaped column evolves into a short shear wall,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length of the wall limb should be taken as a projective grid length of the roof, and the deflection of the roof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rise-to-span ratio,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nal force of the roof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rise-to-span ratio. The ratio of rise-to-span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1 / 6; too large ribbed stiffness is of little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bearing capacity of roof, and the height of rib section can be taken as 1 / 40 / 1 / 50 of the span of roof.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6801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08]2112号)
【分类号】:TU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淑芹,李凤海,段玉虎,周祥智;幕筒网壳的设计与施工[J];空间结构;2001年04期
2 马永艳,杨修茂;我国网壳结构的发展和应用[J];天津建设科技;2001年02期
3 吴剑国,张其林;网壳结构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空间结构;2002年01期
4 付国永;网壳结构稳定性研究[J];山西建筑;2003年13期
5 梁长进;洪洲;;网壳结构稳定性[J];广东建材;2006年07期
6 苏少卿;;网壳结构基于性能的动力失效判定准则[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曾文杰;宋学臣;;浅谈索承网壳结构[J];山西建筑;2007年36期
8 杨国忠;杜文风;;基于性能的空间网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9 董石麟,姚谏;网壳结构的未来与展望[J];空间结构;1994年01期
10 ;张悬网壳技术[J];钢结构;199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尧治;余佳亮;孙斌;;鄂尔多斯超级穹顶网壳结构[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胡学仁;秦小龙;李丽莲;仲正民;李广仁;胡国治;;穹顶网壳的稳定性试验研究[A];第四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卷)[C];1988年
3 石彦卿;尹卫泽;刘善维;;长春“电影大世界”双曲网壳设计[A];第七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董石麟;姚谏;;中国网壳结构的发展与应用[A];第六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陆莹;吴韬;崔红;宁慧民;崔丽娟;;网壳结构设计与选型[A];第三届空间结构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86年
6 董石麟;;新型网壳结构的应用与发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7 李丽娟;;空间网壳结构稳定问题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8 毕务瑚;鞠远凤;葛全智;周祥智;;幕筒网壳的设计与施工[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卓新;;具有仿生特征的网壳结构形态[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金华;王正刚;王荣;;秦皇岛网壳结构仓库的工程设计[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林颖儒 林高;钢拱加网壳构成水晶皇冠[N];建筑时报;2007年
2 河北省涿州市蓝天网架有限公司 徐英剑;空间网壳结构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N];消费日报;2009年
3 ;国际现代空间结构的演变[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沐林;迎难而上 建造精品体育场馆[N];中华建筑报;2011年
5 陈定洪 郑建果;亚运雄风又一曲[N];中国冶金报;2010年
6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蓝天;从现代空间结构成就看我国工程发展前景[N];建筑时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宋京平;望中国空间结构从大国奔向强国[N];中国建设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苏艳蕾;技术创新打造精品工程[N];中华建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莉;网壳结构冲击响应及失效机理精细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张明;基于能量的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及失效准则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孔德文;摩擦摆支座单层球面网壳结构减震机理及抗震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王多智;冲击荷载下网壳结构的失效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王卓;网壳结构参数识别技术和损伤检测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杜文风;基于性能的空间网壳结构设计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殷占忠;带有约束屈曲支撑杆件的空间网壳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8年
8 邸龙;复杂条件下大跨度空间柱面网壳结构的抗震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9 邢栋;一种单层折面网壳结构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钟杰;网壳结构的概率地震易损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恒;非规则金属网壳力学性能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峰成;宝石形折板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王田增;超长网壳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汪世安;矩形弦支网壳结构的静力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王帝;新型鼓形节点在复杂方管单层双曲网壳结构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6 辛静;单层椭球面网壳参数化设计及稳定性分析[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7 代朝磊;20m单层球形网壳制造过程关键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王爱兰;单层柱面网壳的设计和最不利雪荷载分布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郝志勇;超长大跨网壳结构温度应力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10 李玲芳;基于OpenSees的单层球面网壳地震易损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156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56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