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炎热多雨气候影响下残积土小应变刚度特性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1 15:58
【摘要】:根据炎热多雨地区轨道交通周边土体的实际工程状态,开展经历不同干湿循环过程的花岗岩残积土的共振柱试验,研究炎热多雨气候影响下残积土小应变下的刚度特性。结果表明,受反复干湿循环效应影响,在10~(-6)~10~(-4)小应变范围内,残积土G_(max)随干湿循环次数n的衰变规律与常应变下黏性土强度特性衰减规律有较大差异,最大衰减出现在干湿循环中期;经历多次循环后,小围压下残积土的G γ关系曲线出现直线下降和骤降阶段;利用Martin Davidenkov模型和经验关系能较好地反映G/G_(max)和D随γ的变化规律,发现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后,G/G_(max) γ关系随围压增大逐渐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研究还从微观角度对残积土小应变刚度特性的干湿循环效应给与解释,说明炎热多雨气候下残积土刚度的力学行为是由于结构强度减损、微观结构重塑引起。研究可为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参数的选取,类似工程场地的设计、施工及抗震分析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 state of the surrounding soil mass around rail transit in hot and rainy area, the resonance column test of granite residual soil with different dry and wet cycle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ual soil under small strai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hot and rainy climate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peated dry-wet cycle effect, in the range of 10 ~ (-6) ~ (-4) ~ (-4), the decay law of residual soil G _ (max) with the number of dry and wet cycles 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lay soil under constant strain. The maximum attenuation occurs in the middle of dry-wet cycle, after several cycles, the G 纬 -ray relation curve of residual soil under small confining pressure decreases linearly and suddenly, and the variation of G / G _ (max) and D with 纬 can be well reflected by Martin Davidenkov model and empirical relationship. It was found that the G / G _ (max) 纬 relationship gradually appeared "polarization" phenomenon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after different dry-wet cycles. The dry and wet cycle effect of the small strain stiffness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ual soil is explained from the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It is shown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esidual soil stiffness in hot and rainy climate is caused by structural strength loss and microstructure remodeling. The study can provide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selection of dynamic parameters of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seismic analysis of similar engineering site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314,11672320,41472292,41372291)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KFJ-EW-STS-122)
【分类号】:TU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新明;孔令伟;郭爱国;刘宇;刘学东;;基于工程包边法的膨胀土抗剪强度干湿循环效应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年03期

2 崔高航;陶夏新;陈宪麦;;城轨交通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综述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1期

3 孔令伟,郭爱国,赵颖文,陈善雄;荆门膨胀土的水稳定性及其力学效应[J];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06期

4 夏禾,吴萱,于大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引起的环境振动问题[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皓宇;杨军;潘鹏;;轨道交通致建筑物振动的相关规范比较研究[J];建筑结构;2017年07期

2 黄真萍;孙加梁;曹洋兵;曾焕接;;饱和花岗岩残积土强度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17年02期

3 李洁;刘迎;;浅述轨道交通振动对古建筑的环境影响及评价[J];科技资讯;2016年29期

4 葛辉;杨麒陆;梁迎春;王平;;不同时速下地铁多种轨道结构现场测试与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7年01期

5 吴映栋;吴雪峰;詹乐斌;方巽科;颜潇潇;;地铁上盖物业结构设计探讨[J];建筑结构;2016年16期

6 张茂省;胡炜;孙萍萍;王雪莲;;黄土水敏性及水致黄土滑坡研究现状与展望[J];地球环境学报;2016年04期

7 吴新建;姚锦宝;;建筑物结构类型变化对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6年20期

8 熊中贵;邹泽西;宋常军;吴立坚;;贵州六威高速膨胀土的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年06期

9 杨俊;袁凯;狄先均;唐云伟;黄家标;;天然砂砾改良膨胀土力学指标试验及模型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3期

10 陈明霞;杨智硕;朱鹤健;;漳州平原变性土胀缩特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彬;殷宗泽;刘述丽;;膨胀土强度影响因素与规律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2 孔令伟;周葆春;白颢;陈伟;;荆门非饱和膨胀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0年10期

3 吕海波;曾召田;赵艳林;卢浩;;膨胀土强度干湿循环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12期

4 赵文建;湛文涛;倪啸;杨和平;;百色重塑膨胀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9年S2期

5 杨和平;章高峰;;包盖法填筑膨胀土路堤的合适包边宽度[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7期

6 崔高航;陶夏新;陈宪麦;;城轨交通沿线地面环境振动衰减实测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孔令伟;陈建斌;郭爱国;赵艳林;吕海波;;大气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现场响应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年07期

8 陈善雄;余颂;孔令伟;郭爱国;刘观仕;;中膨胀土路堤包边方案及其试验验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9期

9 刘小丽,邓建辉,李广涛;滑带土强度特性研究现状[J];岩土力学;2004年11期

10 孔令伟,郭爱国,陈善雄,刘观仕;膨胀土的承载强度特征与机制[J];水利学报;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云;深圳机场残积土的微观试验研究[J];土工基础;1994年02期

2 蒋刚,林鲁生,刘祖德;残积土应力应变特性及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分析[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磊钊;农云峰;;老挝某水电站区域玄武岩残积土工程特性研究[J];山西建筑;2013年12期

4 刘益褚;文摘一则[J];港工技术;1993年01期

5 彭柏兴;王星华;;红层残积土工程特性与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S1期

6 任国林;林玉山;张军;;厦门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地基承载力研究[J];福建地质;1990年03期

7 邢茂欣;董庆勇;张鹏;张成保;林令军;;日照市区花岗残积土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8 杜鹏;;玄武岩残积土原位力学特性分析[J];土工基础;2013年03期

9 尚敏;王清;王元新;;济南地区闪长岩残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年01期

10 姚文花;;梅州大埔某残积土滑坡力学性质与稳定性评价[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永波;;厦门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工程地质特性及浅层地基承载力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二)[C];1992年

2 任国林;尹子良;阎运来;林玉山;母广成;;厦门花岗岩风化壳工程地质分带及其残积土浅层地基承载力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所刊(第6号)[C];1990年

3 唐军;余沛;魏厚振;孟庆山;;贵州玄武岩残积土崩解特性试验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小莉;厦门深厚残积土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性状研究[D];华侨大学;2016年

2 郑敏洲;残积土的崩解特性及其土坡位移的非线性时序分析[D];福州大学;2006年

3 王参松;贵州玄武岩残积土工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8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158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