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变形钢筋与早龄期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

发布时间:2020-07-22 08:55
【摘要】:处于早龄期的建筑结构若承受的施工荷载过大,易于出现开裂、局部损伤等现象。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SCLC)是用轻骨料代替自密实混凝土中的普通骨料改进而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具有施工简单,噪音小;工作性能好,抗冻性能好,保温性能好;自重轻,强度储备大等优点。可靠的粘结是保证钢筋混凝土可以协同承受外部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决定结构承载能力及裂缝控制的重要前提。因此,探究变形钢筋与早龄期SCLC粘结滑移的时变规律对SCLC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采用拉拔试验研究了早龄期不同强度的SCLC与不同直径变形钢筋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主要的工作和结论如下:(1)采用三种强度等级的SCLC、三种直径的变形钢筋共计135个拉拔试件,研究了龄期分别为1d、3d、7d、14d、28d时变形钢筋与SCLC的粘结性能。通过试验得到了变形钢筋与早龄期SCLC的粘结破坏模式、粘结强度(τ_u)、峰值粘结应力对应的滑移量(s_0)、残余粘结强度(τ_r)。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拔出破坏和劈裂破坏的判断准则和τ_u、s_0、τ_r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及拟合公式。结果表明,粘结破坏模式与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不同龄期实测抗压强度有关。当试件发生拔出破坏,τ_u只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有关;当试件发生劈裂破坏,τ_u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有关。当试件发生拔出破坏,s_0/D随着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试件发生劈裂破坏,s_0/D随着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加而减小,与龄期无关。(2)通过拉拔试验得到变形钢筋与早龄期SCLC的粘结滑移曲线。在此基础上,将粘结滑移曲线分为拔出破坏和劈裂破坏两种破坏模式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其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拔出破坏的粘结滑移曲线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劈裂破坏的粘结滑移曲线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早龄期粘结滑移本构曲线与龄期无关,可以统一使用一种粘结滑移本构曲线进行描述。粘结滑移曲线上升段和下降段的形状参数与混凝土相对保护层厚度有关。变形钢筋与早龄期SCLC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可以用本文给出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5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宗建;江红军;魏琏;董重光;;冷轧双翼变形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7年07期

2 江红军;蓝宗建;魏琏;;冷轧双翼变形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江苏建筑;2006年04期

3 黄健华;变形钢筋的受力机理[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4 李建国,陈爱英,韩行书,郑康平;冷轧扭变形钢筋材性的试验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91年03期

5 于维学;;高强度热轧(新Ⅲ级)变形钢筋标准的应用[J];轧钢;1988年05期

6 于维学;;高强度热轧(新Ⅲ级)变形钢筋标准在承钢采用[J];河北冶金;1988年01期

7 唐九如;严永成;周起敬;;钢纤维砼与变形钢筋的粘结强度[J];建筑结构;1989年06期

8 ;进口热轧变形钢筋应用若干规定[J];建筑技术通讯(施工技术);1980年03期

9 ;几种进口热轧变形钢筋的试验及应用简介[J];建筑技术通讯(施工技术);1980年03期

10 ;进口热轧变形钢筋应用若干规定[J];冶金建筑;198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徐有邻;宇秉训;刘立新;徐泽晶;;高强混凝土中变形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2 麻建锁;刘汉阳;;变形钢筋在陶粒混凝土中的粘结应力分布[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3 赵人达;Eligehausen;;不同变形钢筋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巴基斯坦发布多项技术法规、标准G/TBT/N/PAK/1-25[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鑫鑫;侧向压力及动荷载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树钧;变形钢筋与后掺骨料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马茁;变形钢筋与早龄期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山显彬;变形钢筋与自密实混凝土之间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李欣;锈蚀变形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5 张陶;人工砂再生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锚固性能的试验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6 江红军;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的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7 刘旭冉;150MPa高性能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8 杨龙;反复荷载作用下冻融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吴桐;反复荷载作用下碳化混凝土与变形钢筋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AL-AHDAL ABDULMAJID ABDULLAH SALEM(沙明);加载速率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5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65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