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应力路径下含细粒饱和砂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1
【图文】:
动荷载作用下孔隙水压力的发展是无粘性土强度变化的根本因素,所以对于孔隙水压逡逑力的发展模式国内外有大量的研宄。张建明等[8]对孔隙水压力发展变化形态做了总结,根逡逑据不同土体条件和试验条件,将孔隙水压力的发展分成A、B、C三种类型,如图1.1所示,逡逑
学者们常使用动扭剪仪进行试验。动扭剪仪能够在试样土体单元上施加均匀的剪应力,此逡逑剪应力为正负循环变化的&,同时土体单元的正应力保持不变,即平均主应力没有产生逡逑变化,类似纯剪作用,其土体单元受力状态如图1.4所示。逡逑T逡逑0'c逦丨逡逑逦逦Td逡逑a'c逦|逦,逡逑;邋、'邋0逡逑?T逡逑图1.4动扭剪试样土体单元的应力状态逡逑动扭剪仪只对试样施加垂直于轴向的扭矩,其应力路径在正应力偏差-剪应力坐标空间逡逑中为一条直线,如图1.5所示。逡逑
vh逡逑(Cfv—邋ah)/2逡逑图1.3动三轴应力路径逡逑(2)动扭剪应力路径试验逡逑动三轴只能在试样的45°斜切面上产生往复变换的剪应力,为了研宄纯粹的土体剪切,逡逑学者们常使用动扭剪仪进行试验。动扭剪仪能够在试样土体单元上施加均匀的剪应力,此逡逑剪应力为正负循环变化的&,同时土体单元的正应力保持不变,即平均主应力没有产生逡逑变化,类似纯剪作用,其土体单元受力状态如图1.4所示。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金梅;朱华;叶明鸽;;应力路径对粉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2 董彤;郑颖人;孔亮;柘美;;空心圆柱扭剪试验中广义应力路径的控制与实现[J];岩土工程学报;2017年S1期
3 Bo HUANG;Qi-qun LI;Dao-sheng LING;Jing-wen LIU;Yu WANG;;P波斜入射形成的动应力路径及影响因素分析(英文)[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2017年10期
4 张培森;;小应变条件下应力路径旋转对剪切模量影响[J];岩土力学;2009年03期
5 栾茂田;聂影;杨庆;齐剑峰;邵琪;;不同应力路径下饱和黏土耦合循环剪切特性[J];岩土力学;2009年07期
6 张培森;施建勇;;小应变原岩状态下应力路径旋转对剪切模量的影响[J];岩土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7 滕延京,杨焕玲,章新华;自动应力路径三轴仪的研制[J];建筑科学;1996年01期
8 徐日庆,龚晓南;土的应力路径非线性行为[J];岩土工程学报;1995年04期
9 冯强;杨桂林;;应力路径法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1991年01期
10 王朝东 ,潘轺湘 ,喻小生;在普通土大三轴仪上进行土的应力路径试验的探讨[J];岩土力学;199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廷浩;钱玉林;殷宗泽;;宽级配土应力路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2 田斌;卢应发;邵建富;;复杂应力路径下流体饱和砂岩本构模型[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汉京礼;姜耀东;赵毅鑫;;立方体煤岩试样三向变应力路径受载变形特征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高莲士;黄志国;赵红庆;陈学军;;粘性土多种应力路径试验及一种新的非线性K-G模型验证[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5 孙树国;;一种先进的GDS应力路径三轴仪[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与分析专业委员会200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刘国彬;;基坑开挖引起周围地面沉降的数值预测[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7 唐海燕;高峰;刘磊;;不同应力途径影响下大厂灰岩的卸荷实验研究[A];2014海峡两岸破坏科学与材料试验学术会议暨第十二届破坏科学研讨会/第十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李金凤;杨启贵;徐卫亚;;应力路径对堆石体变形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柏乔;;土石坝变形计算中的应力路径问题[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古兴伟;沈蓉;张永全;;复杂应力路径下糯扎渡堆石料应力应变特征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高面板技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志松;深基坑工程应力路径与时空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沈威;煤层巷道掘进围岩应力路径转换及其冲击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3 路德春;基于广义非线性强度理论的土的应力路径本构模型[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程涛;粘土的数值建模与固结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周葆春;黏土本构建模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相彪;筑坝堆石料应力路径本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郭林;复杂应力路径下饱和软粘土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李校兵;温州浅埋暗挖过街地道软粘土静动力特性试验及施工环境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9 苗金丽;岩爆的能量特征实验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10 丁江澍;城市地下结构施工对邻近构筑物影响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沈花;基于路径影响的河道淤泥气泡混合土强度与变形性质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越;上海软土宏观力学特性与微观特征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3 王海林;考虑应力路径及微观损伤的天然沉积土力学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4 蔡有庆;复杂应力路径下含细粒饱和砂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5 郭云鹏;应力路径及应力增量方向对砂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年
6 高彬;贵阳红黏土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19年
7 刘文卓;常剪应力路径下含气砂土的三轴试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8 杨鹏诚;不同应力路径下的重塑粘土压缩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8年
9 郑军星;考虑时间效应和应力路径影响的人工制备结构性土变形特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10 姚世恩;复杂应力路径下粗粒土在湿化作用下的颗粒破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80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76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