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建筑工程论文 >

青岛中山路老字号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16:35
   随着青岛城市快速的发展,经济中心的转移,曾经繁华的中山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景。老字号作为我国工商行业在漫长的发展变化中的遗留明珠,他们具有历史悠久和文化深厚的内涵,承载了一个企业和品牌的历史,更折射了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而在这些老字号中,还有少数依然在当年殖民留下的建筑中经营,本文称这些老字号为“老字号建筑遗产”。他们是历史上保存下来极为稀少的历史建筑,其中包括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使文化遗产得到完整的保护,具有时代性和紧迫性。本文首先解释“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筑遗产”的概念,以及国内外成熟的建筑遗产与非遗的保护理论。在此基础上,针对青岛中山路老字号建筑遗产进行分类,并从建筑基本情况、室内空间布局、“老字号”发展三个方面详细调研,找出现存的问题。其次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借鉴符合青岛中山路老字号建筑遗产实际情况的保护措施。最终从建筑遗产、室内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在建筑空间中的融合提出保护青岛中山路老字号建筑遗产的方法。在我国愈来愈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本文以青岛中山路老字号建筑遗产为研究主体,通过对老字号建筑遗产保护路径的研究,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建议,从而改进当前片面式的保护模式。笔者试图以本文研究为契机,抛砖引玉,吸引更多有志之士参与到老字号建筑遗产的保护进程,为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文化遗产活力做出贡献。
【学位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87;TU984.114
【部分图文】:

青岛中山路老字号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优秀近现代建筑的登录标准(图表来源:作者根据优秀近现代建筑登录标准自绘)

关系图,建筑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建筑遗产关系图

山路,作者,中山路,公交线路


24图 3-1 1939 年中山路拓宽计划(作者自标)(图片来源:青岛档案馆)上世纪三十年代,青岛建设的公交线路共计 10 条左右,其中穿过中山路的公交线路超过 7 条,其交通发达程度可见一斑,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山路在青岛城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敏;杨豪中;;历史文化名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营造研究[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孟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及今后的努力方向[J];时代人物;2008年05期

3 刘佐太;景鹏飞;;“老字号”餐饮企业体验营销研究——以全聚德集团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4 郭桂玲;杨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学习与实践;2006年11期

6 彭岚嘉;;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阳建强;张帆;宋杰;王颖;;安庆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J];规划师;2006年10期

8 黄涛;;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境保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保护的再认识[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5期

10 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J];文艺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乌丙安;;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珍;衙署建筑遗产展示设计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2 何宝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形式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年

3 徐新华;“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09年

4 胡颖;论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90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090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