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
【学位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985.2
【部分图文】:
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2.1 研究区概况2.1.1 自然概况2.1.1.1 地理位置本文的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图 2-1),范围在成都市的中心城区,包括成都市的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和龙泉驿区(图 2-2)。地理坐标在 30°05'~31°26'N、102°54'~104°53'E 之间。
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2.1 研究区概况2.1.1 自然概况2.1.1.1 地理位置本文的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图 2-1),范围在成都市的中心城区,包括成都市的武侯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和龙泉驿区(图 2-2)。地理坐标在 30°05'~31°26'N、102°54'~104°53'E 之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海涛;;森林的赞歌——写在武汉市建设城市森林之际[J];武汉建设;2007年01期
2 妥玉萍;;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生态价值研究[J];吉林农业;2019年23期
3 ;北京 城市森林在身边[J];国土绿化;2019年12期
4 许梦雪;;许梦雪作品[J];美术教育研究;2019年11期
5 马杰;贾宝全;张文;刘秀萍;李晓婷;刘佳;;北京市六环内城市森林结构总体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9年08期
6 石河;何建勇;;2018年每个区都将建设一处城市森林 森林走进北京城[J];绿化与生活;2018年08期
7 唐建钢;;城市与城市森林[J];地理教学;2003年04期
8 乔银霞;;浅谈当前城市森林学科的产生及研究意义[J];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29期
9 张敬轩;刘红记;脱俊豪;;石家庄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价值浅析[J];河北林业;2016年04期
10 胡晓斌;孙勇;孟长来;;城市森林廊道概念及其形成的概述[J];四川林业科技;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第12章 城市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A];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题卷[C];2002年
2 刘凤祥;李文艳;;城市森林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A];建设廊坊平原森林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涵养区[C];2014年
3 张茂钦;左显东;;建设城市森林 改善城市环境[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4 王宏达;;基于群落空间和设施体系的城市森林营造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十八里店地块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5 韦勤;;构建近郊城市森林 营造适宜人居环境[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高志勤;;基于生态景观效应的城市森林的功能评价模式[A];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分6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7 宋捷;;基于鸟类栖息活动的小型近郊城市森林声景营造模式研究——以北京吕家营城市森林公园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2018年
8 林文鹏;赵敏;柳云龙;刘冬燕;张翼飞;高峻;;基于SPOT5表观反射率的城市森林叶面积指数估测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赵敏;周广胜;高峻;;城市森林固定CO_2价值评估——以上海城市森林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董彦君;;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研究及发展思考——以北京市昌平区平原造林工程为例[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7年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菲菲;让森林“走”进城市[N];北京日报;2019年
2 本报通讯员 林组轩;“党建雨”浸润“城市森林”[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9年
3 本报记者 陈昌波;优化生态环境支持 海口构筑“城市森林”[N];海口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李瑶;通惠河畔将添127亩城市森林[N];北京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燕;本市今年添21处城市森林[N];北京日报;2018年
6 记者 陶凤 实习记者 彭慧;北京将新建21处城市森林[N];北京商报;2018年
7 记者 段金平 周楚军;北京持续推进城市“留白增绿”[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8年
8 江泽慧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国际竹藤组织董事会联合主席;城市森林是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N];人民政协报;2016年
9 记者 王海燕;本市再添5.6万亩城市森林[N];北京日报;2017年
10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 李强 王维翊;全力打造城市能级新模式[N];长春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俊丽;基于群落结构、更新能力及土壤质量的上海城市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常金宝;干旱半干旱地区工矿城市森林建植技术与生态效益评估研究——以神东煤田及达电厂区绿化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2004年
3 蔡春菊;扬州城市森林发展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年
4 韩轶;城市森林建设理论及城市森林综合评价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王伟;城市森林及其生态恢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郭清和;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陈佳瀛;城市森林小气候效应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郄光发;北京建成区城市森林结构与空间发展潜力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陆贵巧;大连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评价及动态仿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方颖;城市森林绿地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基于RS的城市森林提取及动态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王迪;北京市城市森林氮氧化物(NO_x)浓度时空动态变化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3 徐兰;北京城市森林空气负离子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4 罗奕爽;成都市城市森林景观树种及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5 何毅;基于认知偏好背景下的城市森林碳储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6 马晨;快速城市化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网络优化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7 李天翔;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森林公平性评价[D];广州大学;2018年
8 李晓婷;北京城区校园与医院林木树冠覆盖与城市森林结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9 王海湘;5个常见城市森林树种的水分特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年
10 孔逸群;基于构建城市森林的公园景观设计[D];安徽农业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09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0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