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开洞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
【学位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352.11;TU37
【部分图文】:
图 1-1 混合墙体系Fig.1-1 hybrid wall systemahman[11]利用 PRESSS 项目中对建筑中基于力、位移层次基于性能的 2 个五层预支装配式混合结构框架抗件的设计,结果表明:当地震强度为设计强度的 150的试件满足层间位移角的要求,而基于位移原理的试[12]通过对 2 个新型 T 形装配式剪力墙进行反复荷载方式,即上下层装配式剪力墙两端纵向钢筋通过C型为增强接缝处的抗剪能力,在剪力墙的中间设置一个之间采用砂浆形成现浇(Cast-in-place,CIP)节点进,结果表明:此类 T 形预制剪力墙在耗能能力、承载低层建筑的使用要求;T 形预制剪力墙 C 形连接件的ei 等[13]对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抗震性能、计算模型、节点连接性和设计方法,这为
为在工厂预制梁柱构件,将预制构件运往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并在此构件节点上浇筑混凝土,然后在对整体结构进行浇筑,现行的湿连接方法有浆锚连接、灌浆连接、普通现浇连接等;通常干连接方式有螺栓连接、结构胶或结构胶-自攻螺钉复合连接、焊接连接以及铆钉连接等。墙板的连接方式主要为轻质墙板的内嵌式连接和外挂式连接[26]。其中,建筑利用湿连接装配具有较高的整体性,抗震性能与变形性能与现浇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几近相同,但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利用干连接方式能确保建筑整体性和最大极限荷载,但其延性、耗能能力与现浇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有较大差距,故抗震性能较差。近年来,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对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及分析,提出了各种适于我国的装配式结构模型。肖全东[27-28]对 2 组暗柱配筋率和剪跨比不同的 6 个 DWPC 剪力墙以及 3 个现浇剪力墙进行拟静力试验。结果表明:DWPC 剪力墙的承载力与抗震性能受边缘构件上连续复合螺旋箍筋(见图 1-2)的影响;剪跨比越大,越能体现 SWPC 试件耗能能力与现浇试件的相似性;DWPC 剪力墙抗震性能符合我国对高层建筑的抗震能要求。
河北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后试验数据结果符合国家对中高层建筑抗震两种装配方式见图 1-3。有限元软件,着手研究装配式中间层边节点设计适于高层建筑的装配式狗骨结构钢骨混力墙边节点试验和 2 个狗骨式剪力墙进行低狗骨结构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可分为初试验滞回曲线预计破坏形态分析得知,狗骨抗震中表现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文;;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技术研究[J];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2019年12期
2 林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智能化结构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年12期
3 兰国权;邹世洪;周健;;多层建筑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施工技术研究[J];重庆建筑;2019年12期
4 江皓;江志鹏;黄露;;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施工工艺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年15期
5 霍建梅;;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现状研究[J];江西建材;2019年01期
6 武志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策略选择[J];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03期
7 韩超;田子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19年02期
8 杨璐;李姗;;国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现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年01期
9 宋柯贤;王天鹏;贾其萃;马子昌;;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发展[J];科技与创新;2019年11期
10 叶耀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再思考[J];建筑;201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坦;内置型钢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肖全东;装配式混凝土双板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单青;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建造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谈铮;装配式混凝土住宅施工阶段成本影响因素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年
3 杨宝坤;低层装配式混凝土墙板结构开洞墙体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4 王云亮;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9年
5 曹志成;装配式混凝土公共建筑绿色度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6 张欣然;基于BIM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7 陈绪德;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电网工程推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8 刘叶;基于PCA和FCE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9 曹墨研;轮毂式连接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10 宋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定额项目划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0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2860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