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级泵供热系统的小水容量模块锅炉在酒店建筑中的适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4 14:22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酒店建筑在各个城市大量增加,对于酒店建筑的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酒店建筑供热负荷特性进行分析,进而选取南京某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供热负荷率的基础上,以热源方案优化、输送系统优化等方面作为主要研究优化内容,并分别从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对供热系统的改造效益进行分析。论文首先对四个酒店的供热负荷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负荷率与室外空气温度、酒店入住率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选取南京某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对该酒店采暖季热负荷率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负荷率为90%以上、75%~90%、50%~75%、25%~50%及低于25%的采暖天数分别为:8天、22天、24天、41天、15天,占比分别为7.3%、20%、21.8%、37.3%、13.6%,低负荷运行占采暖季比重大。基于此,计算得到该酒店改造部分总空调采暖热负荷和热水负荷分别为1854.8kW、611kW;从热源方案优缺点、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行效率、经济性等三个方面对比分析确定适用于酒店改造项目的最优热源方案为小水容量的模块化燃气锅炉,选用2台EB-4000C满足客房供暖需求,选用8台BTS-...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某酒店电耗结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在电力消耗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照明,如文献[15]中重庆地区的某4星级酒店,各部分耗电比例如下:空调47%,照明24%,办公设备23%,给排水4%,如图1.1所示。图1.1重庆某酒店电耗结构在文献[16]中的酒店空调系统用电分项比例,主机和锅炉占空调用电量的43%,其次是空调末端能耗为38%,水泵总能耗为18%,冷却塔最小为1%,见图1.2所示。图1.2上海某酒店空调系统电耗构成酒店的供热,例如生活热水和采暖热水以及餐厅用热和洗衣房用热等,通常都是锅炉供给,锅炉燃烧能耗一般占酒店总能耗的50%以上[17-18]。随着政府对城市大气质量的控制要求的提高,根据相关法令酒店的燃煤锅炉目前已大多改为燃油或燃气锅炉。由于清洁的油、气燃料价格是煤的几倍,使酒店供热成本成倍的上升,因此,挖掘供热系统节能潜力,降低燃料成本成成为了酒店降本增效的重要课题。国外学者对酒店建筑的能耗现状同样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气候条件、酒店标准、总建筑面积、入住人数、售出的食物量都会影响酒店建筑能耗和水耗[19]。Pedro.G电梯3%给排水4%办公设备等电器23%照明24%空调47%冷却塔1%末端38%水泵18%主机和锅炉4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1.2.2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的应用现状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是根据建筑热负荷大小和用户使用要求,将若干台数锅炉通过模块化实现技术上的并排连接,每个模块单元可独立运行,通过监测与计算室内外温度、供回水温度变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有模块并自动调整启停模块的数量,使实际输出热量始终与实际所需求的热负荷匹配,由此便保证了每个模块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燃烧工况下,从而达到整体高效运行。图1.3给出了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的组成构架,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主要包括智能群控系统,全预混燃烧系统和换热系统。其中,智能群控系统,能够实现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无需值守、智能控制;全预混燃烧系统,可使空/燃比恒定,过量空气系数保持不变,减少NOX物质的生成,整个设备在20~100%变负荷工况下,燃烧效率不低于95%。图1.3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的组成构架以生产用和生活用的两方面用途区分,生产用的锅炉占比45%,生活用的锅炉占比55%;若以容量的大小作为区分,则小容量锅炉的数量为多,譬如对工业锅炉的数据统计:容量<2t/h的锅炉占35%左右,2~10t/h的锅炉占60%左右,≥10t/h的锅炉约占5%,而且呈现出单位容量越小其热效率越低的状况。传统锅炉存在“两低”、“两多”问题[26],“两低”问题指:锅炉负荷率低、热效率低。实际热需求通常仅有设计负荷的一半,低负荷运行,热效率也就自然低了;“两多”是指能耗多、间歇供热多,在供热方式上连续供暖仅占28%。杨忠实[27]分析了影响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关键技术。张文民[28]对供热锅炉的节能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运行管理水平也是影响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与环境效益分析[J]. 罗福聚.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8(07)
[2]空气过量系数对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J]. 王亮.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8(02)
[3]集中供热二级泵系统原理与运行[J]. 邵越.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4)
[4]深圳市酒店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现状与节能分析[J]. 刘芳,马晓雯. 制冷与空调. 2016(04)
[5]酒店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J]. 周伟业,彭琛,刘珊,郝斌. 建筑科学. 2015(10)
[6]我国酒店建筑用能现状与特征分析[J]. 顾文,谭洪卫,庄智. 建筑节能. 2014(06)
[7]温州地区宾馆酒店类建筑能耗分析[J]. 叶丛,周志杰.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3(08)
[8]关于供热锅炉节能环保技术的探索[J]. 杨忠实. 科技传播. 2013(06)
[9]供热锅炉运行中的节能分析[J]. 张文民.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2)
[10]浅谈供热分布式二级循环泵的应用[J]. 孙薇. 职业. 2011(11)
硕士论文
[1]西安市某星级酒店空调系统用能特性研究[D]. 刘进.西安工程大学 2018
[2]既有热水供暖输配系统节能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D]. 任静.北京建筑大学 2016
[3]动力分布式二级泵输配系统的节能分析[D]. 李姣.西安工程大学 2015
[4]中高星级酒店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D]. 林燕平.华侨大学 2012
[5]二级网调峰集中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研究[D]. 朱晏琳.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00822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重庆某酒店电耗结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在电力消耗中,空调系统的耗电量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照明,如文献[15]中重庆地区的某4星级酒店,各部分耗电比例如下:空调47%,照明24%,办公设备23%,给排水4%,如图1.1所示。图1.1重庆某酒店电耗结构在文献[16]中的酒店空调系统用电分项比例,主机和锅炉占空调用电量的43%,其次是空调末端能耗为38%,水泵总能耗为18%,冷却塔最小为1%,见图1.2所示。图1.2上海某酒店空调系统电耗构成酒店的供热,例如生活热水和采暖热水以及餐厅用热和洗衣房用热等,通常都是锅炉供给,锅炉燃烧能耗一般占酒店总能耗的50%以上[17-18]。随着政府对城市大气质量的控制要求的提高,根据相关法令酒店的燃煤锅炉目前已大多改为燃油或燃气锅炉。由于清洁的油、气燃料价格是煤的几倍,使酒店供热成本成倍的上升,因此,挖掘供热系统节能潜力,降低燃料成本成成为了酒店降本增效的重要课题。国外学者对酒店建筑的能耗现状同样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气候条件、酒店标准、总建筑面积、入住人数、售出的食物量都会影响酒店建筑能耗和水耗[19]。Pedro.G电梯3%给排水4%办公设备等电器23%照明24%空调47%冷却塔1%末端38%水泵18%主机和锅炉4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1.2.2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的应用现状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是根据建筑热负荷大小和用户使用要求,将若干台数锅炉通过模块化实现技术上的并排连接,每个模块单元可独立运行,通过监测与计算室内外温度、供回水温度变化,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有模块并自动调整启停模块的数量,使实际输出热量始终与实际所需求的热负荷匹配,由此便保证了每个模块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燃烧工况下,从而达到整体高效运行。图1.3给出了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的组成构架,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主要包括智能群控系统,全预混燃烧系统和换热系统。其中,智能群控系统,能够实现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无需值守、智能控制;全预混燃烧系统,可使空/燃比恒定,过量空气系数保持不变,减少NOX物质的生成,整个设备在20~100%变负荷工况下,燃烧效率不低于95%。图1.3小水容量的模块锅炉的组成构架以生产用和生活用的两方面用途区分,生产用的锅炉占比45%,生活用的锅炉占比55%;若以容量的大小作为区分,则小容量锅炉的数量为多,譬如对工业锅炉的数据统计:容量<2t/h的锅炉占35%左右,2~10t/h的锅炉占60%左右,≥10t/h的锅炉约占5%,而且呈现出单位容量越小其热效率越低的状况。传统锅炉存在“两低”、“两多”问题[26],“两低”问题指:锅炉负荷率低、热效率低。实际热需求通常仅有设计负荷的一半,低负荷运行,热效率也就自然低了;“两多”是指能耗多、间歇供热多,在供热方式上连续供暖仅占28%。杨忠实[27]分析了影响供热锅炉节能环保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锅炉热效率的关键技术。张文民[28]对供热锅炉的节能进行探讨和分析,得出运行管理水平也是影响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与环境效益分析[J]. 罗福聚.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18(07)
[2]空气过量系数对燃气锅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的影响[J]. 王亮.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018(02)
[3]集中供热二级泵系统原理与运行[J]. 邵越. 现代商贸工业. 2016(14)
[4]深圳市酒店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现状与节能分析[J]. 刘芳,马晓雯. 制冷与空调. 2016(04)
[5]酒店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J]. 周伟业,彭琛,刘珊,郝斌. 建筑科学. 2015(10)
[6]我国酒店建筑用能现状与特征分析[J]. 顾文,谭洪卫,庄智. 建筑节能. 2014(06)
[7]温州地区宾馆酒店类建筑能耗分析[J]. 叶丛,周志杰.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13(08)
[8]关于供热锅炉节能环保技术的探索[J]. 杨忠实. 科技传播. 2013(06)
[9]供热锅炉运行中的节能分析[J]. 张文民.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02)
[10]浅谈供热分布式二级循环泵的应用[J]. 孙薇. 职业. 2011(11)
硕士论文
[1]西安市某星级酒店空调系统用能特性研究[D]. 刘进.西安工程大学 2018
[2]既有热水供暖输配系统节能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D]. 任静.北京建筑大学 2016
[3]动力分布式二级泵输配系统的节能分析[D]. 李姣.西安工程大学 2015
[4]中高星级酒店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研究[D]. 林燕平.华侨大学 2012
[5]二级网调峰集中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研究[D]. 朱晏琳.天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00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330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