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中两种不同直径单桩水平循环加载模型试验与分析
本文关键词:黏土中两种不同直径单桩水平循环加载模型试验与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大直径单桩 循环荷载 循环弱化 海上风机 模型试验 塑性剪切应变
【摘要】:为探讨海上风机在风、浪等水平往复循环荷载下大直径单桩基础的循环弱化特性,设计了稳定输出长期循环荷载的机械加载装置,开展了软黏土中长期水平循环荷载下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基础和传统长桩基础的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根据API给出的骨干曲线和Masing二倍准则构建循环荷载下的p-y(荷载-位移)曲线,并借鉴前人工作,采用累积塑性应变描述软黏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弱化,提出了分析大周数水平循环荷载下单桩基础循环弱化的理论方法。该方法将循环荷载次数、幅值等外界条件与桩周土体的循环弱化特性建立联系,以适应海洋环境复杂多变的水平循环荷载形式。通过模型试验和理论研究认为,大直径单桩基础因刚度较大,在同样的水平力循环荷载条件下,其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明显优于传统长桩。在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的设计中采用基于黏土残余强度的循环后稳定水平承载力更为合理。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大直径单桩 循环荷载 循环弱化 海上风机 模型试验 塑性剪切应变
【基金】:国家973计划课题(No.2013CB036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378392)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No.20110072110008)~~
【分类号】:TU476
【正文快照】: 1引言海上风机发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直径单桩、群桩高承台基础、导管架基础、吸力式桶形基础等是海上风机较为常用的基础形式,因施工工艺简单可靠,采用大直径单桩比例最高。在英国的第一轮海上风力大发展中,对大直径单桩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传统长桩相比,大直径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昭然 ,王录民 ,李建文;单桩非线性分析的半解析半数值方法(英文)[J];岩土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2 何思明,乔建平,王成华;单桩计算的一种理论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3 高绍武,王建华,王恺敏;考虑固结和流变的土-单桩-筏共同作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11期
4 陈铖,刘忠;单桩纵向非线性响应的简化分析模型[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5 任_g;;预应力管桩柱下单桩基础对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J];建筑结构;2008年11期
6 罗少锋;杨文星;;单桩与带承台单桩承载性能的对比试验[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2年01期
7 李炜;赵生校;周永;徐学勇;;海上风机基础大直径加翼单桩常重力模型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8 杨天文;孙念涛;;采用单桩基础的钢筋砼框架的设计计算方法[J];洛阳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9 樊有维;韩秦;龚心沪;;非匀质土层条件下单桩数值计算分析[J];工程兵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刘忠,沈蒲生,陈铖;单桩横向非线性动力响应的简化分析模型[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竹昌;王建华;;矩阵递推法预估单桩刚度[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2 胡安峰;肖志荣;宋桂亭;刘洋;;考虑桩顶附加质量时的单桩水平动力响应分析[A];第一届中国水利水电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杨学林;李翼祺;;单桩-土体系竖向非线性振动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4年
4 武科;孙岩;李术才;;大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单桩基础水平承载力数值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5 康宪泉;王欣华;杨兴起;;天津市某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单桩竖承载力问题浅析[A];预制混凝土木桩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邓安福;王闪闪;邓璞;;竖直荷载下单桩的受力变形性状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7 孙军;应后强;;深搅桩单桩复合体空间轴对称有限元分析[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8 雷林源;唐晓东;;单桩轴向极限承载力的神经网络预测法[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蒋镇华;龚晓南;曾国熙;;成层非线性弹性土中单桩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第四届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李蓓;唐海峰;董建国;;单桩轴向荷载—沉降曲线的一种半理论半经验算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忠;单桩横向非线性动力响应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圆圆;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的单桩动力反应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2 陈铖;单桩纵向非线性响应简化分析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3 范建兵;冻融环境下单桩的沉降特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4 李亚丹;水平地震作用下单桩横向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D];湘潭大学;2007年
5 同霄;应力波在单桩和单桩—承台系统中传播的数值计算[D];兰州交通大学;2012年
6 张松涛;膨胀土地区单桩承载特性试验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7 姚栋;成层土中部分埋入承台—单桩系统初期瞬态响应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8 汪能君;单桩静载有限元分析及极限承载力的ANFIS预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朱秋颖;多年冻土中单桩循环冻拨性质试验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仁刚;单桩竖向载荷性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712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71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