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美丽中国建设视域下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0 17:29

  本文关键词:美丽中国建设视域下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美丽中国 青少年 环境道德 环境道德教育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要求全社会将保护自然环境与建设优美宜居的社会和生活环境紧密结合,把我国建设成环境优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丽家园。这一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求着力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意识和素质,培育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力量和行动力量。青少年既是生活于当下的未成年人,又是国家未来的建设主体,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与和他们息息相关,只有他们的环境道德素质和行为能力提高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才能有实现的坚实基础。因而,从建设美丽中国的角度,审视当前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现状,探索高要求下的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新途径和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论文的研究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建设美丽中国与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的互动关系。本章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美丽中国的提出背景和建设目标入手,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背景、目标要求,明确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的涵义、特点及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等基本问题,客观地分析青少年环境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建设美丽中国积极意义、建设美丽中国对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准确把握建设美丽中国与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的内在关系。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也是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美丽中国视域下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章通过对我国部分中学教师、学生进行专题访谈和对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当前美丽中国视域下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环境道德教育理念、学校环境道德教育体系、途径方法、社会转型期等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奠定客观基础。这是论文研究的难点所在。第三部分:建设美丽中国背景加强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的对策。本章是论文的核心和落脚点。针对当前美丽中国视域下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背景加强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主要有科学定位并健全学校的环境道德教育体系与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和社区环境道德教育的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和社会教育在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等。这些对策对提高青少年环境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作密;加强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教育[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邝福光;环境道德教育:21世纪人类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J];理论与当代;2000年10期

3 陈斌;肖关丽;;21世纪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环境道德教育[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4 戚志坚;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12期

5 黄林妹;中小学应大力加强环境道德教育[J];南平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6 谢天;环境道德教育应做好4个层面的工作[J];环境教育;2002年02期

7 聂振缨;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途径[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唐建生 ,马铭 ,周晚田 ,白解红;论环境道德与环境道德教育[J];环境教育;2003年02期

9 曾建平;环境道德教育研究论纲[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王露璐;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评论;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芳;;环境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姜世平;;环境道德是环保事业的思想基石——关于环境道德和环境道德教育的思考[A];科技进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会文集[C];2003年

3 郁东培;;加强青少年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开拓科技育人之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教师论文集[C];2005年

4 项政;项敏;;创造教育与环境道德教育结合的认识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邝福光;;环境道德教育:大学道德教育应有之义[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台桂花;专家研讨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N];中国环境报;2001年

2 高开华 作者系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大力开展生态环境道德教育[N];安徽日报;2001年

3 谢天;环境道德教育应做好四个层面工作[N];中国环境报;2002年

4 徐世坤;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N];中国水利报;2001年

5 记者 康勇军;全国青少年生态环境道德教育座谈会召开[N];中国绿色时报;2001年

6 刘典河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系;略论青少年的生态环境道德教育[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7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走环境育人之路 办有特色“绿色学校”[N];江苏经济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林妹;试论我国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黎燕珍;我国学校环境道德教育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朱秋颖;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价值探寻和实践构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毛秀芹;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的困境与建议[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建兵;对我国中小学环境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宋小霞;呼市十八中环境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林凤;城乡初中环境道德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波;高校环境道德教育的人本思考[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9 孙丹丹;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大学生环境道德教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10 田燕;青少年环境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75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1275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